游龙潭

百念轻冰已着汤,解缨何必濯沧浪。

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所有的忧虑如同冰块投入热汤,解下束缚何必还要到沧浪河洗涤。
想把一滴寒冷的潭水收藏,让它化为人间无尽的清凉。

注释

百念:种种忧虑。
轻冰:比喻内心的困扰或忧虑。
着汤:投入热汤中,象征烦恼得到化解。
解缨:解下帽子上的带子,比喻摆脱束缚。
濯沧浪:在沧浪河中洗涤,象征净化心灵。
寒潭水:寒冷的潭水,象征清凉和宁静。
散作:分散成。
人间无尽凉:人间的无尽清凉,寓意广大的帮助或慰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游龙潭》。从这短短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所体验到的哲理和情感。

"百念轻冰已着汤"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心境的变化,如同冰雪初融,沉重的心思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的“百念”指的是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烦恼,而“轻冰”则是比喻,这些负担在某种情况下逐渐消融。

"解缨何必濯沧浪"这句话,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系带与奔腾的河水,表达了一个观点:很多问题或烦恼,在面对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象时,变得不那么重要。"解缨"指的是解开束缚,而“濯沧浪”则是比喻,意在强调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过度纠结。

接着的两句"欲收一滴寒潭水,散作人间无尽凉"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他希望能够捕捉到那清冽泉水的一部分,将这份清凉传递给世间,使之成为一种永恒和普遍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烦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传递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游梅坡席上杂酬(其一)

知章不怕酒如泉,莫遣花催蜡蠋烟。

明日宿云生晓雾,一番风雨暗梅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游梅坡席上杂酬(其三)

酒面风生缬,纱巾日共斜。

醉乡知路隐,不复问吾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游梅坡席上杂酬(其五)

白玉千株暗,青云一径斜。

从来少车马,恐是阿环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游梅坡席上杂酬(其六)

花拥山头白,云翻日脚斜。

银蟾已照路,游客莫思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