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七)

东邻有老人,金玉富无敌。

恶贼一朝来,弃之如瓦砾。

性命虽尚存,见人无颜色。

老人自不思,本为大盗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战乱中失去所有财富的老人形象,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中的“东邻有老人,金玉富无敌”,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强调老人原本生活的富足与奢华,仿佛暗示着他的幸福与满足。然而,“恶贼一朝来,弃之如瓦砾”一句,笔锋一转,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老人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如同被抛弃的瓦砾一般,毫无价值。

接下来,“性命虽尚存,见人无颜色”两句,通过对比老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状态,展现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即使生命得以保存,但面对曾经熟悉的世界和人群,老人却失去了表情,仿佛心灵深处已被战争的阴影完全吞噬,无法再展现出任何情感或反应。

最后,“老人自不思,本为大盗积”一句,既是对老人现状的总结,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它指出,老人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命运,或许与其过去的作为有关,即“本为大盗积”,意味着他可能曾是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个人行为与社会后果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一切、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老人形象,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冲击,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62)

左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

  • 号:委羽居士
  • 籍贯:黄岩县(今浙江黄岩区)城东永宁山下
  • 生卒年:?~约1142

相关古诗词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八)

保城恃义兵,误事真可惜。

国家久升平,谁复睹锋镝。

一旦驱市人,纷然冒矢石。

逢敌先弃戈,罪之不可得。

形式: 古风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九)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

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

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十)

今我有三子,欲谋分置之。

庶几一子在,可以收我尸。

老妻已咽绝,三子皆号悲。

生离过死别,不如还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十一)

妖贼本蒸民,忽尔为猪豚。

王师一日下,割剥恣啖吞。

食尽固其所,恐伤仁圣君。

招安俾复业,亦既不是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