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

溪桥向吴路,酒旗誇酒美。

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

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

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

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

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

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

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

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

㨝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

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

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

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

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

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

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

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

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

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送别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富有画面感。开篇三句“山城树叶红,下有碧溪水。溪桥向吴路,酒旗誇酒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同时也映衬出诗人送别时的情感。

接下来,“下马此送君,高歌为君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在离别之际所表现出的豪放和不舍。紧接着,“念君苞材能,百工在城垒。”则是赞美沈处士的才华和能力,如同能够统领众多工匠一般。

“空山三十年,鹿裘挂窗睡。”这一句透露出沈处士隐居多年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他的高洁与孤独。随后的“自言陇西公,飘然我知己。”则表明诗人对沈处士的了解和赏识,如同发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举酒属吴门,今朝为君起。”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与送别之情。此后,“悬弓三百斤,囊书数万纸。”则是对沈处士才华横溢和学问渊博的赞美。

“战贼即战贼,为吏即为吏。尽我所有无,惟公之指使。”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的力量和资源全部奉献给沈处士,显示出深厚的情谊和信任。

“予曰陇西公,滔滔大君子。”是对沈处士的再次赞美,他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君子。紧接着,“常思抡群材,一为国家治。”则表明诗人对于沈处士能够治理国家的能力充满信心。

“譬如匠见木,碍眼皆不弃。大者粗十围,小者细一指。㨝橛与栋梁,施之皆有位。”这一部分通过比喻,强调沈处士能够发现并利用各种人才和物资,每一样都能找到其适当的位置。

“忽然竖明堂,一挥立能致。”则是对沈处士建造宫殿时的能力和效率的赞美。诗人自比,“予亦何为者,亦受公恩纪。”表达了自己也曾受到沈处士的恩惠。

在“处士有常言,残虏为犬豕。常恨两手空,不得一马箠。”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甘平庸和渴望得到实权的愿望。而“今依陇西公,如虎傅两翅。”则是表明在沈处士的帮助下,自己也能展现出如同雄虎般的能力。

“公非刺史材,当坐岩廊地。处士魁奇姿,必展平生志。”这一部分强调了沈处士和诗人自身的才华和抱负,以及对未来抱有的希望。

最后,“东吴饶风光,翠巘多名寺。疏烟亹亹秋,独酌平生思。”则是对苏州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而“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公或忆姓名,为说都憔悴。”则是诗人通过写信的方式询问旧友,并表达了自己对于沈处士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和故事的关切。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才的尊重与推崇。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郡斋独酌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

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标标七尺强。

白羽八扎弓,䏶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

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毬场。

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旌竿幖幖旗㸌㸌,意气横鞭归故乡。

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

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

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

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

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

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

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

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

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

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

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

岂知三载几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

荅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

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

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

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

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

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重送

手撚金仆姑,腰悬玉辘轳。

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

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