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子及冬至谢送笔墨韵

年华添线又浮灰,忽忽穷愁不易裁。

惟有病人知客意,故冲寒雪送诗材。

昔誇三窟今成缚,少倚千寻老作煤。

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岁月如梭,白发又添,困苦无尽难以排解。
只有病弱的人能理解他人的关怀,冒着严寒送来诗的灵感。
昔日豪言壮志如今却成了束缚,年轻时的高大理想如今只剩衰老和疲惫。
奇妙的才思反而在困厄中生发,生机勃勃的力量源自于剥落的深处。

注释

年华:岁月。
添线:增加白发。
浮灰:形容衰老。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
穷愁:困苦愁闷。
病人:比喻处境艰难的人。
客意:他人的情谊。
寒雪:严寒的雪。
诗材:创作诗歌的灵感。
昔誇:昔日自夸。
三窟:比喻多处避难之处。
今成缚:如今成了束缚。
千寻:极言高大。
老作煤:形容衰老如同煤炭。
妙用:奇妙的才思。
穷里:困厄之中。
一阳:象征生机。
剥中来:源自剥落的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和邓子及冬至谢送笔墨韵》。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首句“年华添线又浮灰”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如线般飞逝,人生如尘埃般短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接着,“忽忽穷愁不易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穷困与愁苦,难以排解。

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感受到病人的孤独与理解,朋友邓子在冬至之际送来笔墨,这份心意让诗人深感温暖。“昔説三窟今成缚”暗指过去的避难所如今成了束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而“少倚千寻老作煤”则以树木的老化比喻自己的衰老,寓言式的表达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揭示出一个哲理:真正的智慧和艺术灵感往往源自于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像冬天的寒冷孕育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友人赠礼的感谢,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自我激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平江府倪教授送行

拜辞初下九天来,乞得斑衣学老莱。

六月火云烘去艇,三山风露隔飞埃。

多情送我诗盈轴,何意辞君酒一杯。

后夜相思江雨黑,短檠寒焰锦囊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刘子野见贺韵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静著易林师子贡,共评诗品得钟嵘。

忽惊蒙水新衔宠,恍忆巴山旧印荣。

翠幕红灯莫相问,风流何似十年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其二)

楼前人送四前旌,楼上诗添七字成。

蔽芾风中皆德意,黍苗雅里尽仁声。

请回南国条枚笔,归主中朝礼乐盟。

天下举安吾始乐,时哉王道正和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宋帅出示所送李大著诗(其三)

病中三复舍人篇,可但才工与调妍。

心在雩坛沂水上,思通归鸟岫云边。

自将铁石为传授,不与风骚较袭沿。

听者座中谁最喜,丹邱道士舞如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