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谁将银甲拨清商。是萧郎。是萧娘。

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

骤似避人迟似恋,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远望。

远望。最难忘。夜正凉。曲未央。

听也,听也,听不足,更度新腔。

最是一声,小妹断人肠。

戚戚哝哝如对语,难禁得,向东风,诉恨长。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鉴赏

这首《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由明代末年到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诗中描绘了深夜里隔邻传来的一段悠扬的弦乐声,仿佛是萧郎或萧娘在轻拨银甲,演奏着清雅的乐章。

“谁将银甲拨清商”,开篇便以“银甲”点出乐器,暗示演奏者技艺高超,手法细腻。“是萧郎,是萧娘”,则以“萧”字暗喻演奏者身份,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浪漫色彩。接下来,“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骤似避人迟似恋,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演奏者在幽静的夜晚,轻盈地在回廊间漫步,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情感复杂,似乎在错过某个重要的约会,却依然深情地凝望远方。

“远望。远望。最难忘。夜正凉。曲未央。”反复强调“远望”,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渴望,同时点出了夜的凉意和音乐的未尽之意,让人回味无穷。接着,“听也,听也,听不足,更度新腔。”进一步展现了听者被音乐深深吸引,无法自拔,甚至期待着新的旋律出现。

最后,“最是一声,小妹断人肠。戚戚哝哝如对语,难禁得,向东风,诉恨长。”以“小妹”的形象,表达了音乐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能直接触动人心深处的柔软之处。音乐与对话交织在一起,如同对风诉说心中的忧愁与渴望,难以抑制。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本身的美妙,更通过音乐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静谧的夜晚,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愁春未醒.青儿曲有引

千金不惜,歌舞教成。

似燕离巢后,呢喃犹作画梁声。

自分年踰,弦索笙箫让后生。

今宵何事,重闻呼唤,几度如醒。

欲奏清音,花檀乍拍,泪已盈盈。

幸得非牙郎买绢,不受伊轻。

但觉歌馀,芦花枫叶满中庭。

最堪怜是,卿犹既嫁,我未成名。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

鹊踏花翻.语内

潦倒逢场,支离拥妓,连宵憨掷红鱼赌。

到今典尽鹔鹴,三斗难沽,拔卿头上钗双股。

醒时叉手月中吟,醉时双髻风前舞。凄楚。

空挟酒龙诗虎。悔不当初尊阿堵。

且幸由房相慰,算来不似,苏季刘伶妇。

相携负锸,已西风敝裘,犹自为侬补。

形式:

醉翁操.琴曲赠游墅居停

醉翁。匆匆。相逢。问何如,黄公。为怜客子兮途穷。

自言座上樽中。酒不空。饮予在花丛。

花饮清霜兮醉红。杯盘狼籍,我亦龙钟。

洗觞更酌,抚壁上之焦桐。一鼓而召清风。

再鼓而和长松。愁多曲未终。噫我来自东。

我别兮忡忡。君其目送兮飞鸿。

形式: 词牌: 醉翁操

法曲献仙音.护灯花

烧得灯明,照他花睡,小苑看花如昼。

喜个银釭,绽开金蕊,欲与枝头相斗。

奈早有,封姨妒,吹将红烛溜。光如豆。

算风流、可能长久,应似我、薄命偏多僝僽。

长是怕他残,护多时、频劳纤手。

一点香煤,落将来、把衣污否。

又还从灯下,细检银泥双袖。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