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瀛台

雨馀天宇澹澄瀛,及此秋郊一日晴。

轩盖翩翩度林影,笙箫隐隐杂溪声。

风随广席歌呼转,云满高台步武生。

记取今年作重九,丹崖绝壑是神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雨后天空清澈如海,秋日郊野迎来晴朗的一天。
华贵的车马在树林间穿行,笙箫乐声与溪流声交织在一起。
微风随着歌声在大席上回荡,高台上人群步履轻盈。
记住今年的重阳节,丹崖深谷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注释

雨馀:雨后。
天宇:天空。
澹澄瀛:清澈如海。
秋郊:秋日郊野。
轩盖:华贵的车马。
翩翩:轻盈的样子。
度林影:穿行于树林。
笙箫:笙箫乐器。
隐隐:隐约。
杂:交织。
溪声:溪流声。
风随:微风跟随。
广席:大席。
歌呼转:歌声回荡。
云满:云雾弥漫。
高台:高台。
步武生:人群步履。
记取:记住。
重九:重阳节。
丹崖:红色的山崖。
绝壑:深谷。
神清:清新、清爽。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雨后秋日的清新景色和人们在蓬瀛台上的活动。首句"雨馀天宇澹澄瀛"写出了雨后的天空如海般清澈,大地宁静。接着"及此秋郊一日晴"点明了这个美好的晴朗秋日,为下文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轩盖翩翩度林影"描绘了华贵的车马在林间穿行,留下婆娑的影子,增添了热闹气氛。"笙箫隐隐杂溪声"则通过悠扬的音乐和溪水声,营造出和谐的视听享受。"风随广席歌呼转"进一步渲染了欢歌笑语随着风儿飘荡的场景,展现了人们的欢乐情绪。

"云满高台步武生"描绘了人们在高台上活动,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壮观。最后两句"记取今年作重九,丹崖绝壑是神清",诗人提醒大家记住这个美好的重阳节,那丹崖绝壑的景色让人感到心神清爽,寓意着节日的喜庆和自然的清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蓬瀛台秋日的景象,以及人们在此处的欢快活动,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赞美。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端午日张园分题

辇路逢端午,今年始赐休。

不知人世暑,还有水轩秋。

花气晴薰坐,湖光晚逼舟。

明朝又奔走,剩作片时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十二兄野堂

少年行乐记乡关,月渚霞洲一梦间。

为爱轩窗临野水,只疑风景是家山。

荷香柳影情偏厚,竹色松声意自閒。

堪笑主翁持节手,却来垂钓傍苍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长春亭

一径清深不起尘,芳菲红紫意随人。

应知地胜无非景,但有花开即是春。

萱草自随兰叶茂,棠花还与桂枝新。

綵衣兄弟人生乐,莫惜支筇步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

桑田变东海,此语闻自昔。

嗟我百年人,耳目讵能识。

谁言钱塘江,遂有车马迹。

涨沙莽云屯,衣带仅寻尺。

我初未渠信,束襜俟潮汐。

是时月既望,春晴好风色。

同舟二三子,击楫意颇适。

中流类坳堂,竟作胶柱瑟。

褰裳乱涛波,植杖负囊笈。

居然濯我足,长堤慰行客。

西兴忽在眼,唤渡犹顷刻。

鲲鹏定何之,鱼龙岂迁宅。

斜阳照高岸,得酒饯寒湿。

平生忠信怀,对此徒感激。

翻成仆奴笑,抚事吁莫测。

莫问曲池平,空悲岘山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