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赐鲥鱼

青山山下江风急,下有千尺蛟龙宅。

渔舟集网未敢掷,海潮兼天浪花白。

鲥鱼潮落逆流上,到此潜游不知往。

渔人趁潮急下网,得鱼来来荡双桨。

五月炎蒸拥冰雪,玉尾霜鳞太鲜㓗。

中珰脩贡干旌子,千里驰驱奈骚屑。

天庖六月鲥鱼至,老臣何幸叨沾赐。

荐之家庙仍分食,只愁素饱惭无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时节,渔人在汹涌的江水中捕捉鲥鱼的场景,以及鲥鱼被朝廷作为贡品送往京城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渔民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食物从捕获到宫廷的流转过程。

首句“青山山下江风急”,描绘了江边的壮丽景色,山青水秀,江风呼啸,为整个画面定下了动态的基调。接着,“下有千尺蛟龙宅”一句,不仅渲染了江水的深邃,也暗示了江中可能存在的神秘生物,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渔舟集网未敢掷”描绘了渔民们在江面聚集,准备下网捕鱼的情景,但又因对江中未知的敬畏而有所犹豫。“海潮兼天浪花白”则进一步强调了江面的波涛汹涌,浪花翻滚,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力量与气势。

接下来,“鲥鱼潮落逆流上,到此潜游不知往”描述了鲥鱼逆流而上的壮举,它们在潮水退去时奋力向上游动,表现出生命的坚韧与执着。渔人们则趁着潮水的助力,迅速下网,捕捉到了这些珍贵的鱼类。

“五月炎蒸拥冰雪,玉尾霜鳞太鲜㓗”两句,通过对比五月的炎热与鲥鱼的鲜美,突出了鲥鱼的珍贵与美味。鲥鱼在酷热的季节里依然保持其独特的口感,这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也是渔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最后,“中珰脩贡干旌子,千里驰驱奈骚屑”描绘了鲥鱼作为贡品,千里迢迢送往京城的过程,体现了皇家对这种珍稀食材的重视。而“天庖六月鲥鱼至,老臣何幸叨沾赐”则表达了对鲥鱼能够成为宫廷佳肴的荣幸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食物来源的感激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以及食物从捕获到享用的全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63)

周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 字:伯明
  • 号:贞翁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63—1542

相关古诗词

再送南津

石头城下东流水,骊歌未阕江风起。

卢龙飞尽岭头云,回望金陵暮烟紫。

张帆东去水泠泠,我欲乘船过洞庭。

江北江南坐超忽,临风一笑醉江亭。

形式: 古风

避暑詶顾东岩

七月七日苦炎热,溽暑蒸人况衰耋。

渴思玉井旧赐冰,梦绕山阴夜航雪。

顾君意兴今长康,招我避暑开山堂。

重檐高栋足凉思,瓜果杂饤罗冰浆。

河朔翩翩酒客至,美得四兼难并二。

山风飒沓解烦熇,别是人间一天地。

岩西忽啮半边日,新月当天光又出。

携樽露坐月下台,月下迢迢望灵匹。

灵匹争传是女牛,一水阻隔明河流。

星桥不见乌鹊度,万里晶光河汉秋。

形式: 古风

五老峰行为沈太守廷材赋

匡庐之巅五老峰,中天削出青芙蓉。

崖光洞霭倏吞吐,白日云气翻虬龙。

虬龙隐隐流云乱,河汉汤汤五星灿。

时间化作五老人,缥缈仙裾离霄汉。

翛然鬓雪风鬖鬖,碧涓双瞳垂两儋。

中有一老笑掀髯,光景弹指如峰岚。

四老离立欲何俟,左瞻象纬右地纪。

日月閒担藜杖头,乾坤幻入瑶簪里。

谁其画者拂缣素,髣髴风神带烟雾。

苍鹿灵龟舞黄鹤,琅玕芝草纷无数。

五老光寒动南极,天阙鸿钧开寿域。

年来南极躔吴会,等閒百岁占耆德。

福州刺史中吴彦,八十慈亲俱圣善。

出继时兼寸草心,称觞归及朝天便。

彩服依依忽长夏,我来称觞仍劝驾。

慈颜渥丹逼五老,况有儿孙堪慰藉。

弧光照地庭槐绿,鸾书辉映长生箓。

丈夫养志贵及时,会捧星辰调玉烛。

形式: 古风

题徐士元所藏夏太常竹

貌得高林数竿竹,春雨淋漓饱新沃。

娟娟净洗断尘埃,彷佛蓝田迸苍玉。

挂壁悠然坐独看,顿令六月生昼寒。

会贪馀荫遍寰宇,忽遣烦郁成欢娱。

竹里参差一拳石,相倚年年度朝夕。

冰霜不改岁寒心,老去孤臣抱忠赤。

太常写此遗君家,不是寻常桃李花。

邛枝剪掷澄潭下,回首风雷老龙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