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职责的忠诚。
"清机果被公材挠,雄拜知承圣主恩。"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在担任新职时的谦逊态度,"清机"指的是清廉的品德,而"果被公材挠"则表明了对公共物资的处理要公正无私。"雄拜知承圣主恩"则是说诗人在拜领新职时,对皇上的恩赐心存感激。
"庙略已调天府实,国征方觉地官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处理的能力和态度。"庙略已调天府实"意味着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具体措施,而"国征方觉地官尊"则显示了在执行国事时,诗人的警觉和对于地方官员的尊重。
"徒言玉节将分阃,定是沙堤欲到门。"
这两句中,"徒言玉节将分阃"可能是在比喻即将到来的重要任务,而"定是沙堤欲到门"则暗示着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有所准备。
"为爱山前新卜第,不妨风月事琴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忙碌的公务之余,依旧保持着个人生活的宁静和热爱,如同对待自然界一样去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担任重要官职时的责任感、忠诚以及个人情操的平衡。通过诗中对自然景象与公务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唐代官员的多面性格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妍艳照江头,春风好客留。
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
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
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
五侯恩泽不同年,叔侄朱门䂍槊连。
凤沼九重相喜气,雁行一半入祥烟。
街衢烛影侵寒月,文武珂声叠晓天。
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閤最淹留。
纵横联句长侵晓,次第看花直到秋。
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离临水更登楼。
相思前路几回首,满眼青山过卫州。
北路古来难,年光独认寒。
朔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
芦井寻沙到,花门度碛看。
薰风一万里,来处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