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七)

谱中诸品遍曾尝,晚熟增江久未忘。

快比哀梨那得滓,清如甘露不成浆。

已知忧至良堪解,见说颜衰可复光。

更有新州香荔好,端溪能隔几城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七)》。陈恭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荔枝的品尝体验,以及对荔枝独特品质的赞美。

首句“谱中诸品遍曾尝”,诗人首先提到自己品尝过各种各样的水果,以此为背景引出对荔枝的特别关注。接着,“晚熟增江久未忘”一句,点出了荔枝生长在增江流域的独特环境,强调了荔枝的成熟时间较长,因此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比哀梨那得滓,清如甘露不成浆。”这两句通过对比,将荔枝的口感与哀梨进行比较,强调荔枝的清甜纯净,没有杂质,如同甘露般清新,却又不同于普通的浆液,展现出荔枝独特的风味。

“已知忧至良堪解,见说颜衰可复光。”这里诗人借荔枝的食用,表达了对消除忧虑、恢复容颜的期待,体现了荔枝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寓意。

最后,“更有新州香荔好,端溪能隔几城墙。”诗人又提到了新州的香荔,进一步扩展了荔枝种类的多样性,并以端溪作为距离的象征,强调了荔枝即使远隔重山,其美味依然能够传达到人们的心中,表达了对荔枝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荔枝的美味和独特之处,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八)

叶浓波澹好维舟,树底宜披五月裘。

守望客同巢鸟卧,买山人作橘奴收。

壶觞每就重阴布,攀摘都凭结驷游。

胜似虹蜺生落日,石尤风雨过枝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九)

王风蔓草已离离,岭海繁花记往时。

赤玉朱衣行月令,明珰翠羽系人思。

一丸满泛端阳酒,万颗轻悬续命丝。

谁是西川杜工部,妓船风浪也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

王逸当年未尽才,曲江能赋见风裁。

一时胜会逢吴客,七字题诗满粤台。

光焰只应燃火树,圆明端合长珠胎。

侧生诮后天门远,谁遗文章落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次严藕渔中允韵送之归无锡四首(其一)

京洛休论化素衣,今时能赋见人稀。

蓬蒿自可耽三径,羽猎谁为颂六飞。

几日炎威辞瘴岭,片帆秋色下苔矶。

茗香酒熟家林近,第二泉边事未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