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风故关路,蝉噪日斜时。
有客驱征马,茫茫天一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旅途景象。"秋风故关路",诗人以秋风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和离别之情。"蝉噪日斜时",蝉鸣声在夕阳西下时分尤为明显,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有客驱征马",点明了旅人的身份,他驾驭着疲惫的马匹,显示出旅途的劳顿。最后一句"茫茫天一涯",则以广阔的天地为背景,强调了旅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和未知,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简洁的叙事,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寓含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寇准作为北宋官员,他的诗作往往带有深沉的政治寓意,此诗也不例外,可能暗含了他对仕途变迁或国家命运的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沙阔戍楼迥,风高边日清。
迟迟驱疋马,何处问归程。
大泽荒草阔,行人心惨悽。
边云时断续,流水自东西。
方城旧路四曾过,此度偏饶怅望多。
独倚客亭思往事,南阳何异梦南柯。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无所著,不如山鸟解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