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阳西去见遗基,驻马平郊远树微。
自笑平生无所著,不如山鸟解思归。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途次邓州》。诗人途径南阳西行,看到一片荒凉的遗址,不禁驻足马前,眺望远方的树林渐行渐远。他自嘲平生忙碌无成,连山鸟都懂得归巢,反衬出自己的无处安身之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归隐之念的感慨,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自我反思。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胜游欢宴是良图,何必凄凄独向隅。
深院酒醒春日晚,只闻芳树语提壶。
往事都如梦,流年只断魂。
不堪春尽日,细雨欲黄昏。
深谢暖风传馥郁,长忧夜雨暗摧残。
黄昏欲放笙歌散,更绕朱栏子细看。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