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调名.与丹阳

栗与芋,芋与栗。两般滋味休教失。性与命,命与性。

两般出入通贤圣。都要知。都要知。

便是长生固蒂时。

休想瑶台并阆苑,六家珍宝出天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哲所作,没有特定的标题,但内容上探讨了两种食物——栗和芋,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深层含义。"栗与芋,芋与栗",诗人以这两种常见食物的轮回比喻人生的酸甜苦辣,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对应的生命哲学。接下来的"性与命,命与性",进一步将人的本性与命运相提并论,强调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化,认为通过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可以达到贤圣的境界。

"都要知,都要知",反复强调认知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刻理解这些道理,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稳固的基础,即"便是长生固蒂时"。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世俗的智慧,他提醒读者不要过于追求仙境般的理想,如"瑶台并阆苑",而是要珍惜现实中的"六家珍宝",这些可能是指人间的美德和智慧,出自"天池",象征着自然和宇宙的智慧源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质朴,借物说理,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635)

王哲(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调名.誓丹阳

子孙入道,七祖出离地狱。子孙得道,九祖生天。

如退道,累祖先。

形式: 古风

无调名.题赠道友

杜公寻妙诀,道本先求。认得争持修。

恩爱断,便回头。黑烟都去尽,出得无愁。

云友与霞俦。蓬岛路,哲同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无调名.赠丹阳

酒初醒。梦初惊。月初明。性初平。如觉悟,是前程。

形式:

月中仙

遭遇中秋,近初更气爽,风定云散。

虚空露降,阐万里晴天,显青玉案。

举头瞻海岸,涌出金盘烂烂。不特门门焕。

人人共喜,贫富总争看。

谁能晓悟清辉,这银蟾里面,深隐阳算。星稀宿罕。

使鹊为飞去,与离为伴。一轮圆又满。

正当午、恰分子半。放光明灿。庵前召我冲霄汉。

形式: 词牌: 月中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