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二十五)

伏流百尺水潺湲,地势斜冲北斗垣。

高出长安一千里,故应雷雨在平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伏流百尺水潺湲”这一句,生动展现了深藏地下的水流在曲折蜿蜒中流淌,仿佛是大地的脉动,充满了生机与力量。接着,“地势斜冲北斗垣”一句,以北斗星为参照,形象地描述了水流所处的地势之高,斜向冲破天际,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高出长安一千里”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此处却有一股水流高出千余里,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差,暗示着某种超越常规的力量或现象。最后,“故应雷雨在平原”则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地理特征联系起来,预示着这片高地可能经常伴随着雷雨天气,既是对前文景象的补充,也暗含了对这片土地独特气候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还蕴含了对特定地理环境及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深层意义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地理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十)

五月天山雪水来,城门桥下响如雷。

南衢北巷零星甚,却倩河流界画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四十)

结客城南缓步回,水云宽处浪如雷。

昨宵一雨浑河长,十万鱼皆拥甲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伊江杂诗(其二)

义烈媲睢阳,英风镇异方。

三朝膺铁券,两代沥忠肠。

碧血山河壮,丹霄日月光。

辉煌天语渥,读罢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伊江杂诗(其三)

雪海冰山路,开疆赖伏波。

鹰声偏善引,马骨却怜多。

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

南方资保障,改道究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