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仇仁远的《潮》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和其蕴含的力量感。
首句“一痕初见海门生”,描绘了潮水初现时的细微与神秘,仿佛是从海门中悄然升起的一道痕迹,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壮观景象。接下来,“顷刻长驱作怒声”一句,通过“长驱”和“怒声”两个词,形象地展现了潮水迅速涌动、气势磅礴的情景,仿佛是愤怒的巨兽在奔腾。
“万马笑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潮水比作万马奔腾,围绕着破碎的天鼓,又如六鳌(传说中的神龟)翻转背脊,雪山随之倾倒,进一步渲染了潮水的震撼力和破坏性。
“远朝魏阙心犹壮,直到严滩势始平”则从情感层面表达了对潮水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即使潮水远赴魏阙(古代宫殿,象征权力中心),其内心依然充满壮志,直至抵达严滩(可能指特定的地点或象征之地),潮水的力量才开始趋于平静。这不仅体现了潮水的自然属性,也暗含了对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颂扬。
最后,“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一句,是对潮水力量的再次提醒,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们安全意识的呼吁。在潮水的威力面前,即便是勇敢的吴儿(古代吴地的勇士)也应谨慎行事,避免踏入危险之中,因为天吴(神话中的水神)和罔象(未知的怪异生物)正自由地在潮水中纵横驰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潮水的自然奇观,还蕴含了对力量、勇气、敬畏和安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