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起居之泾县

右史罢朝归,之官句水湄。

别我行千里,送君倾一卮。

酒罢长叹息,此叹君应悲。

乱中吾道薄,卿族旧人稀。

胡为佩铜墨,去此白玉墀。

吏事岂所堪,民病何可医。

藏用清其心,此外慎勿为。

县郭有佳境,千峰溪水西。

云树杳回合,岩峦互蔽亏。

弹琴坐其中,世事吾不知。

时时寄书札,以慰长相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右史结束朝会后,返回河边官署。
他即将远行千里,我为他斟满一杯饯行酒。
酒尽后深深叹息,这叹息想必你也会感到悲伤。
时局纷乱,我的道义变得薄弱,亲族旧友也寥寥无几。
为何你还佩戴铜墨官印,离开这白玉台阶的朝廷?
官场琐事怎能承受,百姓疾苦又如何疗治?
内心保持清静,除此之外的事请务必谨慎。
县城附近有美景,千座山峰环抱溪流在西边。
云雾缭绕的树木连绵,山峦重叠,忽隐忽现。
坐在这样的环境中弹琴,世事变迁我已无知。
我会时常寄信给你,以慰藉长久的思念。

注释

右史:古代官职名。
之官:前往官署。
句水湄:河边官署。
长叹息:深深的叹息。
胡为:为何。
白玉墀:宫廷中的玉石台阶。
吏事:官府事务。
民病:百姓疾苦。
藏用:隐藏内心。
县郭:县城。
佳境:美景。
云树:云雾中的树木。
世事:世间之事。
书札:书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乱世的无奈。诗中“右史罢朝归”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政治动荡、官员更迭的背景,而“之官句水湄”则描绘出一片宁静与美好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送别的过程中,“别我行千里,送君倾一卮”表达了深情厚谊,同时也透露出友人将要远去的无奈。“酒罢长叹息,此叹君应悲”则流露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人的不舍。

诗中“乱中吾道薄,卿族旧人稀”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理想在乱世中的艰难实现以及家族与社会关系疏离的感慨。而“胡为佩铜墨,去此白玉墀”则表达了对物质束缚和官职荣耀的质疑。

接下来的“吏事岂所堪,民病何可医”展示了作者对于当时官僚系统的无效和民众疾苦的深刻理解。相应地,“藏用清其心,此外慎勿为”则是对内心修养与外界干扰的一种警示。

最后,诗人通过“县郭有佳境,千峰溪水西。云树杳回合,岩峦互蔽亏”等句,将目光转向自然美景,用以寄寓心中的宁静和超脱。而“弹琴坐其中,世事吾不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对尘世的超然。

全诗通过送别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乱世时个人内心的修养和超脱。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送彭秀才南游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

山上断云分翠霭,林间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慈姥山

店舍看新月,传为慈姥山。

伐蘖穿径去,烧笋度林还。

酒薄难胜梦,灯昏强照颜。

仆夫催晓发,衫袖露华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洪别驾月航

诗学看前辈,骚坛久擅场。

宦游戎马地,归及水云乡。

五柳陶潜宅,千金陆贾装。

琅函三万轴,流涕说仁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薛少卿赴青阳

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徵君,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誇。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