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

洛水桥边春已回,柳条葱茜眼初开。

无人拾翠过幽渚,有客寻芳上古台。

林邃珍禽时一啭,酒酣红日未西颓。

知君最是怜风物,更约偷闲取次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洛水桥畔春天已经归来,柳树嫩绿如丝眼睛初醒。
无人走过僻静的水洲采摘青翠,有游人探寻美景登上古老的平台。
深林中偶尔传来珍奇鸟儿的鸣叫,畅饮之时红日尚未西沉。
我知道你最是喜爱这风土景色,特地邀请你在闲暇时随意来访。

注释

洛水:指洛河,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
桥边:河边的地点。
春已回:春天已经到来。
柳条:柳树的枝条。
葱茜:形容柳叶茂盛翠绿。
眼初开:比喻生机勃勃。
拾翠:采摘鲜艳的植物叶子。
幽渚:隐蔽的水中小洲。
寻芳:寻找美好的景色。
古台:古老的观景台。
林邃:树林深远。
珍禽:珍贵的鸟类。
时一啭:偶尔一声鸣叫。
酒酣:饮酒至微醉状态。
红日未西颓:夕阳尚未落山。
怜风物:喜爱自然景物。
偷闲:抽空闲暇时间。
取次:随意,不拘束。
来:前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洛水桥畔的美好景象,诗人梅尧臣与友人欧阳永叔一同游历近郊,感受盎然生机。首句“洛水桥边春已回”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暗示着冬去春回的喜悦。"柳条葱茜眼初开"则细致刻画了柳树新绿的动人画面,仿佛眼睛刚刚睁开欣赏这春光。

接下来两句“无人拾翠过幽渚,有客寻芳上古台”,通过对比,展现出郊游的宁静与雅致,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他们两位探寻美景。“林邃珍禽时一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偶尔传来的鸟鸣增添了生机。傍晚时分,“酒酣红日未西颓”,诗人与友人畅饮,欣赏着夕阳余晖,享受着惬意时光。

最后两句“知君最是怜风物,更约偷闲取次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欧阳永叔同样热爱自然、懂得欣赏生活情趣的赞赏,并相约在忙碌中找时间再次共享这田园之乐。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

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依韵和武平别后见寄

溪远樯危一望遥,此焉悽绝府中僚。

已同雁鹜依清浅,共看鸾皇上泬寥。

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醉来事事能生感,谁道愁肠酒易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依韵和表臣忆游竹园山寺

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

花发日初暖,鸟啼春欲深。

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

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依韵和表臣先春亭

杂花红间白,远树短参长。

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

千寻浮远水,五两动连樯。

置酒未终乐,山烟生暝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