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表臣忆游竹园山寺

山携谢公妓,竹似阮家林。

花发日初暖,鸟啼春欲深。

朱樱连叶摘,绿酒带醅斟。

犹想闻歌吹,僧房未暇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山仿佛带着谢公当年的歌妓,竹林如同阮籍家中的清幽。
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鸟儿的歌声越来越响亮,春天的气息渐浓。
红樱桃连着叶子采摘,青绿的酒还未过滤就直接斟满杯。
我还在回味那动人的歌声和乐曲,没来得及在僧房中静心吟诗。

注释

山:指代名胜之地,可能暗指谢公(谢安)的遗迹。
携:带领,此处有仿佛之意。
妓:古代的一种歌舞女子。
似:像,比喻。
阮家林:可能指阮籍的竹林七贤,象征隐逸的生活。
花发:花开,形容春天的到来。
日初暖:阳光初升,天气开始变暖。
鸟啼:鸟鸣,描绘春天的景象。
春欲深:春天即将深入,越来越繁盛。
朱樱:红色的樱桃,鲜艳的颜色。
连叶摘:连同叶子一起摘取。
绿酒:未经发酵的绿色新酒。
带醅斟:直接倒入酒杯,未过滤。
闻歌吹:听到歌声和乐声。
僧房:僧人居住的地方,暗示远离尘世。
暇:空闲,有暇余之意。
吟:吟诵,此处指作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表臣忆游竹园山寺》。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山峦仿佛带着谢灵运(谢公)的雅致,竹林则让人联想到阮籍(阮家)的隐逸之风。春天的气息浓厚,花开在温暖的阳光下,鸟儿的鸣叫增添了生机。诗人采摘樱桃,品味着带有酒香的绿色美酒,沉醉在这美景中。然而,他更怀念的是昔日在此听歌赏乐的时光,僧房的宁静还未让他忘却那些欢声笑语。整首诗以景生情,流露出对往昔游历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表臣先春亭

杂花红间白,远树短参长。

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

千寻浮远水,五两动连樯。

置酒未终乐,山烟生暝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表臣奎野亭

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

鲁叟欲浮海,楚人休问天。

野云将拂幔,水鸟不惊船。

历览谁能赋,今闻太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依韵和试笔偶书

洗砚开书几,拈毫喜子巢。

不为微物挠,自向小栏敲。

已逐游丝末,还缘翠叶梢。

因知生理大,不必在重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

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

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

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

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炤狂歌犹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