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注释

宣城:今属安徽。
蜀国:指四川。
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动人乡思,故俗称断肠鸟,蜀地最多;传说是古蜀王杜宇死后所化。
杜鹃花:即映山红,每年春末盛开,正是杜鹃鸟啼之时,故名杜鹃花。
三春:指春季。
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今四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展示了诗人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情意境。

"蜀国曾闻子规鸟"一句,通过提及蜀国(今四川地区)的子规鸟,既点明了地理环境,又引出了下文的主旨。子规鸟,即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死亡、离别等意象相关联,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句,宣城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杜鹃花在这里代指杜鹃鸟,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杜鹃不仅是鸟类名称,也常用以形容其花。在这句话里,诗人通过对宣城杜鹃花的描述,不仅表达了自己亲眼所见,更强化了上一句对于蜀国子规鸟的回忆。

"一叫一回肠一断"此句描绘了听到杜鹃鸣叫时,诗人内心的剧烈波动和撕裂感。每一次杜鹃的叫声,都让诗人的思念如同断了肠一般,表达了一种极度的哀伤与留恋。

"三春三月忆三巴"一句,则是对时间的强调,三春三月指的是连续三个春天和三个月份。三巴则特指古蜀国的一部分区域。这句话传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于失去的家乡以及那里的美好时光深深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哀伤之情。李白在这里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才华,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地理背景刻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山石榴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秪疑烧却翠云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不饮赠酒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

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书怀

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