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蚁团团走,百事枰棋著著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熊鉌所作的《奉怀明仲旧邻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明仲的深深怀念,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邻里情谊。首句“久客为邻忆杖藜”,描绘了诗人作为长期在外的游子,回忆起与明仲相伴的时光,杖藜而行,显得亲切而温馨。次句“情亲端与弟兄齐”,强调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如同兄弟一般。
第三句“一生磨蚁团团走”,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蚂蚁围绕着食物团团转,形象地展示了人生的忙碌和艰辛。第四句“百事枰棋著著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比喻,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比作棋局,步步为营,低姿态应对。
第五、六句“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往昔与明仲共度的宁静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武定波寒”和“石头秋晚”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旧居能否重修的担忧,以及对荒废的田园的感慨,流露出对故人和旧日生活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树色连云色,春归物更妍。
落红飘近岸,新绿涨平川。
野鹳窥渔笱,沙鸥避客船。
斜阳江上立,搔首意茫然。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大隐东南第几峰,我思论学武夷翁。
春秋时义今如昨,文献风流已不同。
阳欲复时宜静俟,道当穷处有时通。
先生若有观梅约,好把篇诗和渚宫。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