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山

佳住从来说鼎湖,兹游直欲到清都。

参天玉笋千寻许,堕地金莲十丈无。

江观便思眠一柱,海山今喜识方壶。

直须买取鹅溪绢,要画沧洲水墨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长久以来都说这里是鼎湖仙境,这次游览真想直抵那清虚的都城。
高耸入云的玉笋有千寻之高,而坠地的金色莲花足有十丈大。
观赏江景让我想要枕石而眠,如今见到海山又欣喜地认出了方壶仙境。
我一定要买来鹅溪的细绢,好绘制一幅描绘沧洲水墨画的图卷。

注释

佳住:美好的居所。
鼎湖: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兹游:这次的游览。
清都:传说中的神仙都城。
参天:高耸入云。
玉笋:形容竹子。
千寻:极言其高。
堕地金莲:比喻硕大的莲花。
十丈无:足有十丈大。
江观:江边的景色。
眠一柱:枕石而眠,形容心旷神怡。
方壶:神话中的仙山。
鹅溪绢:高质量的丝织品。
沧洲水墨图:水墨画,常指山水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诗人以“佳住从来说鼎湖”开篇,表达了对仙都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兹游直欲到清都"则进一步表明诗人对于这片净土的渴望,是一心要到达的地方。

在下面的两句中,“参天玉笋千寻许”和“堕地金莲十丈无”,诗人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仙都山的奇特景观。"参天玉笋"形象生动,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而"堕地金莲"则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美感。

接着,“江观便思眠一柱”和“海山今喜识方壶”,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转换而发生变化。似乎在大自然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直须买取鹅溪绢,要画沧洲水墨图”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风光的珍视,以及想要将其永恒保存下来的愿望。通过购买高品质的绢帛,并用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去描摹,诗人试图捕捉住仙都山那份超凡脱俗的韵味。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心灵净化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5)

吴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其三)

栖遁云岩下,无人到此边。

阶庭穿蚓穴,窗户蠹蜗涎。

寂寞春将老,淹留月再弦。

羁愁知几许,素发挽华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其一)

当代青云士,皆言子独贤。

异时犹未遇,多难更堪怜。

妙契环中趣,饱参方外禅。

海涯孤绝处,谁识孝廉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其二)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

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

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

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其三)

扁舟东下初乘兴,明月南飞竟失群。

田父语言时近道,世人嘲笑尚论文。

九山敛气横寒野,一坞朝阳聚暖云。

胜处借人教暂看,后来何必问灵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