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

西风扶病上江楼,老眼凄迷一色秋。

帆影戛云追断雁,角声吹月舞潜虬。

栽培白业初无路,点检青山始欲愁。

左海此中才咫尺,何年烟雨解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秋风中我抱病登上了江边的楼,老眼朦胧只看见满目凄凉的秋景。
船帆掠过云层追赶着断续的大雁,号角声在月光下吹动,仿佛舞动着隐藏的龙。
种植美好理想的道路似乎已无从寻觅,检视青山也让我心生忧虑。
左海近在眼前,却仿佛隔着天涯,何时才能在烟雨中乘舟归去?

注释

扶病:抱病,身体不适。
凄迷:模糊不清,凄凉迷茫。
戛云:船帆高高掠过云层。
断雁:失群的孤雁。
角声:军号或乐器的声音。
白业:清白的事业,高尚的理想。
点检:检查,审视。
左海: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远方。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居或归隐。

鉴赏

诗人以"西风扶病上江楼"开篇,既描绘出季节之转换,也透露出一种不适与孤独的情怀。这里的“西风”通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扶病”则隐含诗人身体状况不佳,或许是借以表达内心的寂寞与哀愁。“老眼凄迷一色秋”中,“老眼”指的是诗人的年迈目光,而“凄迷”形容秋天的景象既迷离又带有凄凉之感,显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体会。

"帆影戛云追断雁"一句,运用鲜明的动态画面,表现出远行帆船与高飞大雁之间的动感与空间感。这里“帆影”指的是在天空中移动的帆船投射下的影子,而“戛云”则形容帆船如何穿梭于层叠的云端之中。“追断雁”则是对远去大雁鸣叫声的描绘,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寂寞孤独的情感。

"角声吹月舞潜虬"这句,通过“角声”即号角的声音,与“吹月”和“潜虬”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这里的“角声”可能是指军中用以传递命令的声音,而“吹月”则是一种超脱尘世、通灵之境界,“舞潜虬”则形容一种只有在诗人内心深处才能体验到的神秘与自由。

"栽培白业初无路,点检青山始欲愁"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前途的迷茫与对过去的回忆。其中“栽培白业”指的是努力经营一番事业,但却发现自己“初无路”,即是说尽管有所追求和规划,却感觉到前方道路的迷茫和困惑。“点检青山始欲愁”则是在提醒诗人,面对眼前的青山绿水,也开始感到内心的忧虑。

"左海此中才咫尺,何年烟雨解扁舟"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己身处环境的一种感慨。这里“左海此中”可能指的是诗人目前所在之地与心中的某个地方的距离感,而“才咫尺”则形容这种距离虽然看似很近,但实则遥不可及。“何年烟雨解扁舟”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乘着那解开枷锁的船只,在烟雨朦胧中继续自己的旅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自我位置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蹈元看竹了轩因用去年方字韵作此

淇澳渭川那复梦,而今天遣出南方。

要观大节须霜雪,莫说此君无肺肠。

照水形容殊不恶,临风言语一何长。

山僧岂识留连意,千里故人逢异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竹醉日怀故山

一室真容膝,何人客子猷。

土浮迎竹醉,云净对山羞。

无地青归幌,他年翠绕楼。

且从邻寺去,烟雨看沙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老兵种菊以诗谢之

蔬畦雨径策勋时,徙种邻墙菊两枝。

九日无人过朱放,十分举酒酌王尼。

花裁栗玉秋风健,香近龙涎晓梦知。

负口不应还负眼,长镵烦尔镇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谷雨

大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