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栗里有高人,浮云无所累。有酒但相招,陶然?一醉。
采菊坐东篱,慨然发长喟。
身世两悠悠,那得长相寄。
白日梦羲皇,千载一高视。
解带谢时人,风流此未坠。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咏史十首(其九)靖节》描绘了一位隐逸高人,居住在栗里的形象。他超脱尘世,不受世俗浮云所累,过着简朴的生活,只要有酒就邀请朋友共饮,沉醉于自然与宁静之中。他在东篱下采菊,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身世的飘忽,无法长久寄托。诗人想象自己如同远古的圣贤羲皇,保持着高尚的风度,即使在现实中,这种风流倜傥的精神并未消逝。
诗中通过这位靖节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古代高士风范的敬仰和传承。整体风格质朴自然,情感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不详
汉运昔云颓,烟云四塞起。
魏武奋鹰扬,群策皆披靡。
雄辨哉祢衡,猖狂无与比。
阿瞒非所论,馀子安足齿。
江夏褊心人,豪强甘杀死。
至今鹦鹉名,遗恨沧浪水。
谁栽千树橘,况近百花庄。
何用愚名谷,只宜醉作乡。
行藏高卧稳,岁月著书长。
兴到来看竹,无劳枉报章。
结屋松林下,终朝独闭关。
猖狂知浊酒,摇落对青山。
种树荷锄去,寻僧采药还。
眷兹招隐地,倘许数跻攀。
银汉迎仙佩,金飙动客舟。
江湖逢此夕,砧杵报新秋。
尘世伤萍梗,清宵看女牛。
班姬团扇赋,吟罢不胜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