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创作,名为《过子陵滩题僧舍壁》。诗中描绘了诗人过子陵滩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过往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山水莽回互,转眄图画间”,以山水的壮丽和变幻,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引人入胜。接着,“念此清绝地,昔人所盘旋”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幽之地的赞叹,同时暗含着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
“舟子相叹嗟,示余子陵滩”则通过舟子的感叹,点明了地点,并暗示了子陵滩的历史故事。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子陵滩上的一处台阁,藤萝覆盖,斑驳陆离,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缅想建武功,用人及茅菅”提到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不仅有军事才能,也善于任用人才,无论是显赫还是平凡之辈,都能得到重用。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躐取汝颍士,列宿枢极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英雄人物的识人之明,他们能够从各地选拔人才,构建起强大的团队。其中,“中有贫贱交,客星犯帝关”则揭示了英雄人物对待朋友的真诚与平等,即使地位悬殊,也能坦诚相待。
“其能荣辱之,但及平生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尚品质的赞美,认为真正的友谊不应受到荣辱的影响,而应是纯粹的快乐与欢愉。最后,“志愿乃有在,归欤一渔竿”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像古代的隐士一样,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
“高风邈千载,独立谁跻攀”是对历史人物高尚品德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后世难以企及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了眼前所见的僧舍,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子能了此义,分子一席闲”则是对读者或听者的劝告,希望他们也能理解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享受生活中的片刻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僧侣生活等元素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