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东园的清新景象与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首句“兼旬积雨声,旭日弄初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连续多日的雨水终于在晨光中退去,阳光初现的场景,给人一种雨过天晴后的清新感。接着,“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雨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野禽在花上鸣叫,萱草在竹林间生长,一派和谐宁静的春日风光。
“煮茶寻活火,临水濯烦缨”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煮茶时寻找最适宜的火焰,不仅体现了对生活的细致品味,也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临水濯缨,则是古人表达洗涤心灵、去除尘世烦恼的方式,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远离世俗的纷扰。
最后,“门巷无车辙,陶然少俗情”两句,以门巷的宁静和少有的世俗情态,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首诗通过对雨后东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悠然自得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