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忆章屯故居(其一)

衰年长愧北山灵,春日题诗忆翠屏。

茆屋也从人借住,柴门不为客来扃。

林阴岚湿藏书架,炉冷苔侵煮茗瓶。

惆怅閒窗巾帨在,孤坟宿草已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春日忆章屯故居(其一)》表达了诗人晚年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首句“衰年长愧北山灵”,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北山灵秀之气的敬仰,暗示了对故乡山水的眷恋。

次句“春日题诗忆翠屏”,点明了时令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通过写春日题诗,回忆起翠屏(可能是指故乡的青山或女子)的美好时光,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茆屋也从人借住,柴门不为客来扃”描绘了故居的简朴生活场景,茅屋虽非自家所有,但诗人仍能自在居住,柴门常开,表现出他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人情的淳厚。

“林阴岚湿藏书架,炉冷苔侵煮茗瓶”进一步渲染了故居的宁静与书香氛围,湿润的林阴、冷寂的炉火、长满青苔的茗瓶,都展现出诗人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

最后两句“惆怅閒窗巾帨在,孤坟宿草已青青”,以物寓情,睹物思人,闲窗上的巾帨仍在,而亲人的坟墓却已长满青草,表达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故居的细致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

数日遥闻驾犊车,青囊贮得异人书。

山前再宿辞仙馆,雨后长吟候野庐。

竹径漫期羊仲入,鹿门偏愧德公居。

子孙能守平安训,二顷山田也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赵子西江古木居,客游未返十年馀。

蛟龙倔彊垂当户,蝌蚪流传贮有书。

风雨每嗟乡梦远,尘埃近觉宦情疏。

邻人喜遂归来愿,落叶荒苔并扫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武夷张郭二山人

天壶峰顶日月转,星渚桥畔云烟垂。

青溪道士骑黄鹤,白发老翁歌紫芝。

浊酒欲谋他日醉,丹砂须作后天期。

尘埃满眼不归去,洞里桃花空梦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张兼善

社酒醒来曾送客,秋山望断未还家。

雨声门巷萧萧叶,霜信园林采采花。

念我草堂初伐木,候君松径自煎茶。

角巾藜杖随诗兴,十里青山日未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