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次韵知点

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

光景百年中,似难留、长江东去。

随缘游戏,触□寄高情,西楼月,北窗风,鸲鹆尊前舞。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

飞骑趁花时,正名园、揉风洗雨。

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衡量长短,总免不了是非的评价。
人生短暂,仿佛难以挽留长江般逝去。
随性生活,情感寄托于高雅之事,如西楼明月,北窗清风,鸟儿在酒杯前起舞。
老朋友的风度和情谊,跨越千里心灵相许。
在花开之时,快速出行,欣赏名园美景,经历风雨洗礼。
晶莹的玻璃杯中,共饮美酒,与红裙女子同醉,欣赏着阳春曲和碧云词,心中充满豪情壮志,追溯千古历史。

注释

论长校短:比较长短,指评价事物优劣。
光景:时光, 景象。
随缘: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鸲鹆:八哥鸟。
襟韵:风采,风度。
飞骑:疾驰的马匹,形容快速出行。
揉风洗雨:经历风雨,比喻生活的艰辛。
玻璃潋滟:形容酒杯中的液体清澈闪亮。
红裙:女子的服饰,代指女子。
阳春曲:春天的歌曲,代指优美的音乐。
碧云词:描绘碧云的诗词,可能指美丽的景色或诗文。
慷慨怀千古:胸怀壮志,回顾历史的感慨。

鉴赏

这首《蓦山溪·次韵知点》是宋代词人廖刚的作品。廖刚以议论入词,此词也不例外,他通过"论长校短,总是非闲誉"表达对人生长短、是非得失的淡然态度,认为时光如长江东流般难以挽留。接下来,他借"随缘游戏,触□寄高情",描绘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享受西楼明月、北窗清风,以及与朋友共饮的欢乐。

"故人襟韵,千里心相许"表达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远方友人的思念。"飞骑趁花时"则描绘了春天出游的场景,充满生机活力。"玻璃潋滟,聊共醉红裙",词人与佳人共饮,共享春色。最后,"阳春曲,碧云词,慷慨怀千古"以音乐和诗词为载体,抒发了深远的历史感慨和壮志豪情。

整体来看,廖刚在这首词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词作风格,既有对人生的哲思,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情,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又和前韵十首(其十)

劲气由来不可摧,年年偏向腊前开。

清芬肯为冰霜减,好在含章檐下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又和前韵十首(其九)

如今总总斗新妆,天与风姿压众芳。

自是百年中第一,不因兰菊返魂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又和前韵十首(其八)

痴绝儿童不耐穷,搓酥缀蜡竞销镕。

如何见得真风度,须索天工岁一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又和前韵十首(其七)

嫩蕊含芳恰褪冰,此时偏恼少陵人。

颠狂觅酒寻诗去,赏遍西湖几树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