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扇子湖春望

风软于绵,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

春人未识,试青骢、杨柳堤前。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

回望五云生处,已禁钟初过,万树阴圆。

沈沈凤楼十二,复道高悬。

蓬山事少,但微听、宫漏遥传。

早又是、鸣珂散直,来寻鸥鹭湖边。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宁静画卷。开篇以“风软于绵”起笔,细腻地勾勒出春风轻柔、温婉的特点,仿佛触手可及的柔软,营造出一种温柔恬静的氛围。接着,“荡亭台一水,绿影如烟”,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出水面波光粼粼、亭台倒映其中的景象,绿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如同轻烟般缥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

“遥看雉场草浅,莺榭花连”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远处雉鸡栖息的草地与花榭相连,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意。莺啼花开,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跃然纸上。

“春人未识,试青骢、杨柳堤前”则将视角聚焦到一位骑着青骢马的游春之人,他或许还未完全领略到春的韵味,却已在这杨柳依依的堤岸上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这一细节的描写,既展现了人物的活动,又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谁更把、金鱼换酒,玉尊闲款芳年”一句,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以金鱼换取美酒,悠闲地度过春日时光,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欢乐与闲适。金鱼、美酒、玉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生活的惬意。

“回望五云生处,已禁钟初过,万树阴圆”则将视线转向远方,描绘了一片云雾缭绕、钟声悠扬的景象,以及万木葱郁的森林。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沈沈凤楼十二,复道高悬。蓬山事少,但微听、宫漏遥传”几句,通过描述高耸的凤楼、蜿蜒的复道以及遥远的宫漏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想象的空间。这里不仅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早又是、鸣珂散直,来寻鸥鹭湖边”作为结句,以时间的流转和人物的活动收尾,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人们将再次踏上寻找鸥鹭湖边的旅程,继续探索春日的奥秘与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春日湖畔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慢

淡烟罨柳,微雨催花,深院春早。

燕子飞来,帘卷昼长人悄。

沈水熏炉香渐减,远山眉黛愁难扫。

怕黄昏,便黄昏时节,也难挨到。

盼暝色、高楼初上,铜楼无声,银烛低照。

满架蔷薇,还倚月儿低袅。

曲枕频移眠不稳,罗衾乍展寒犹峭。

甚今宵,数残更,梦儿偏少。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燕山亭.畅园

微雨池塘,无数白莲,开过画桥东去。

杨柳水西,一个风亭,新绿溶溶围住。

鱼浪吹香,更蝉影、藏云深树。

人不到,时闻燕梁双语。

谁念倦容长安,又看遍莺花,匆匆归路。

鞭丝渐晚,人影初晴,湖山暂时留住。

故国潇湘,知老却、几多蘅杜。凝伫。

又忘了明朝重午。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桂枝香.旅中秋思

幽蛩藓砌,正庭院黄昏,晚凉天气。

落叶西风,吹作满空寒意。

华年半是天涯度,暗思量,旧欢今事。

萧条书剑,凄凉弦管,倦游情味。黯回首、家园此际。

但千嶂寒烟,都无层次。耿耿羁怀,说与断鸿应寄。

只愁迢递书难到,更关河、带将离思。

鬓丝凉怯,带围新减,为谁憔悴。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二郎神

寸笺寄与,刚算到、隔年离别。

任紫绶情牵,绿尊心醉,冷堕半江飞雪。

一寸柔肠千回转,冷落到、者番花月。

盼春到梅梢,一枝玉瘦,不堪攀折。

凄切,镜鸾羞掩,鬓蝉慵贴。

再休把闲愁,无端触迕,蹙损双蛾翠叶。

春尽鸿归,相思锦字,要与频频细说。

休忘了、明岁东风芳约,杏花时节。

形式: 词牌: 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