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畅园

微雨池塘,无数白莲,开过画桥东去。

杨柳水西,一个风亭,新绿溶溶围住。

鱼浪吹香,更蝉影、藏云深树。

人不到,时闻燕梁双语。

谁念倦容长安,又看遍莺花,匆匆归路。

鞭丝渐晚,人影初晴,湖山暂时留住。

故国潇湘,知老却、几多蘅杜。凝伫。

又忘了明朝重午。

形式: 词牌: 燕山亭

鉴赏

这首《燕山亭·畅园》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池塘微雨、白莲盛开、杨柳轻拂、鱼浪吹香、蝉鸣树间、燕语呢喃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微雨池塘,无数白莲”,开篇即展现出一幅雨后池塘的清新画面,白莲在雨中绽放,既显生机勃勃,又添几分静谧之美。“开过画桥东去”则暗示了空间的延伸与流动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杨柳水西,一个风亭,新绿溶溶围住”,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致,杨柳依依,新绿环绕,风亭独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溶溶”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绿意的浓厚与连绵。

“鱼浪吹香,更蝉影、藏云深树”,通过鱼儿在水中游动激起的波浪散发出香气,以及蝉影在密林深处若隐若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人不到,时闻燕梁双语”,描绘了燕子在梁上低语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这里的人不到,或许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谁念倦容长安,又看遍莺花,匆匆归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里的“莺花”象征着春日的美好,而“匆匆归路”则暗示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

“鞭丝渐晚,人影初晴,湖山暂时留住”,描述了时间的流逝与短暂的停留,湖光山色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但这种美好是短暂的,如同人生中的许多美好瞬间一样。

“故国潇湘,知老却、几多蘅杜”,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感慨岁月的无情,让多少美好的事物逐渐老去。

“凝伫。又忘了明朝重午”,最后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站在那里久久凝望,似乎忘记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流露出对当下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表面的审美体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旅中秋思

幽蛩藓砌,正庭院黄昏,晚凉天气。

落叶西风,吹作满空寒意。

华年半是天涯度,暗思量,旧欢今事。

萧条书剑,凄凉弦管,倦游情味。黯回首、家园此际。

但千嶂寒烟,都无层次。耿耿羁怀,说与断鸿应寄。

只愁迢递书难到,更关河、带将离思。

鬓丝凉怯,带围新减,为谁憔悴。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二郎神

寸笺寄与,刚算到、隔年离别。

任紫绶情牵,绿尊心醉,冷堕半江飞雪。

一寸柔肠千回转,冷落到、者番花月。

盼春到梅梢,一枝玉瘦,不堪攀折。

凄切,镜鸾羞掩,鬓蝉慵贴。

再休把闲愁,无端触迕,蹙损双蛾翠叶。

春尽鸿归,相思锦字,要与频频细说。

休忘了、明岁东风芳约,杏花时节。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雨中花令.别思

芳草凄迷天外碧,细雨满城寒食。

怨别惊离,年年心醉,怕见灞桥春色。

清尊强就花前席,自扶起宿酲无力。

一晌牢愁,一春岑寂,惟有燕儿知得。

形式: 词牌: 雨中花令 押[职]韵

祝英台近.江上遇雨

雾初收,风未定,烟柳系孤艇。

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

峭寒细雨疏篱,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镇日没笭箵。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正十里、春山人静。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