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通夕因题卷后封寄微之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

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文学创作的热爱。开篇“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两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明亮的夜晚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秋天的凉爽和月光的柔和。

紧接着,“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通过书信和诗歌的交流,距离仿佛被拉近。这里的“二十五篇诗”是友人送给诗人的作品,也反映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下文“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词,认为友人的诗歌就如同清新雅致的阳春乐曲,而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像淡水一样,越久越显得珍贵。

最后,“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转寄与微之”则描绘了诗人彻夜未眠,对友人的诗歌品味至深,甚至到了天亮还没有吟咏完,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感受和诗作再次封入信中,转寄给友人。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述、情谊的表达以及文学创作的分享,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好关系的重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张常侍相访

西亭晚寂寞,莺散柳阴繁。

水户帘不卷,风床席自翻。

忽闻车马客,来访蓬蒿门。

况是张常侍,安得不开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快活

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

可怜月好风凉夜,一部清商伴老身。

饱食安眠消日月,闲谈冷笑接交亲。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把酒思闲事二首(其一)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

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月下低眉立,灯前抱膝吟。

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把酒思闲事二首(其二)

把酒思闲事,春娇何处多。

试鞍新白马,弄镜小青娥。

掌上初教舞,花前欲按歌。

凭君劝一醉,劝了问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