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寄王安国时复官大理寺丞监江宁粮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官职变迁的关切。
首联“招隐长吟丛桂诗,赐环欢奉玺书归”,以“招隐”二字开篇,暗示了王安国被召回朝廷的喜悦之情,如同隐士归隐后的欢愉。丛桂诗,借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赐环,古代帝王赏赐给臣子的玉环,象征着恩宠与荣耀。欢奉玺书归,则描绘了王安国受到皇帝赏识,带着诏书荣归的情景,充满了喜悦与荣耀。
颔联“东郊瘦马骅骝在,南海明珠薏苡非”,运用了两个典故。东郊瘦马,可能暗指王安国在官场的艰辛与不易;骅骝,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这里用来比喻王安国的才华与能力。南海明珠薏苡,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指李斯被诬陷携带薏苡回国而遭受贬谪的故事,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赞扬王安国虽遭误解,但依然保持清白与坚持自我。
颈联“宾客重寻廷尉寺,官曹不远故山薇”,表达了对王安国回归官场的期待与祝福。廷尉寺,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官场。宾客重寻,意味着朋友与同僚们对王安国的关心与支持。官曹,官府的事务,这里暗示王安国即将投入繁忙的工作之中。故山薇,可能是指王安国曾经居住或熟悉的山野,象征着他回归自然与宁静的愿望。
尾联“须还长孺银青绶,聊看翁思博士衣”,表达了对王安国未来的期许。长孺银青绶,古代官服上的标志,象征着高官显贵的身份。翁思博士衣,则可能是对王安国学术成就的认可与敬仰。这两句诗既是对王安国官运亨通的祝愿,也是对其学识与品德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回归官场的喜悦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官场、自然与学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