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安国时复官大理寺丞监江宁粮料

招隐长吟丛桂诗,赐环欢奉玺书归。

东郊瘦马骅骝在,南海明珠薏苡非。

宾客重寻廷尉寺,官曹不远故山薇。

须还长孺银青绶,聊看翁思博士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寄王安国时复官大理寺丞监江宁粮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官职变迁的关切。

首联“招隐长吟丛桂诗,赐环欢奉玺书归”,以“招隐”二字开篇,暗示了王安国被召回朝廷的喜悦之情,如同隐士归隐后的欢愉。丛桂诗,借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赐环,古代帝王赏赐给臣子的玉环,象征着恩宠与荣耀。欢奉玺书归,则描绘了王安国受到皇帝赏识,带着诏书荣归的情景,充满了喜悦与荣耀。

颔联“东郊瘦马骅骝在,南海明珠薏苡非”,运用了两个典故。东郊瘦马,可能暗指王安国在官场的艰辛与不易;骅骝,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这里用来比喻王安国的才华与能力。南海明珠薏苡,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原指李斯被诬陷携带薏苡回国而遭受贬谪的故事,此处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赞扬王安国虽遭误解,但依然保持清白与坚持自我。

颈联“宾客重寻廷尉寺,官曹不远故山薇”,表达了对王安国回归官场的期待与祝福。廷尉寺,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官场。宾客重寻,意味着朋友与同僚们对王安国的关心与支持。官曹,官府的事务,这里暗示王安国即将投入繁忙的工作之中。故山薇,可能是指王安国曾经居住或熟悉的山野,象征着他回归自然与宁静的愿望。

尾联“须还长孺银青绶,聊看翁思博士衣”,表达了对王安国未来的期许。长孺银青绶,古代官服上的标志,象征着高官显贵的身份。翁思博士衣,则可能是对王安国学术成就的认可与敬仰。这两句诗既是对王安国官运亨通的祝愿,也是对其学识与品德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友人回归官场的喜悦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官场、自然与学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酬王定国

卧读群言起欲行,壮夫为不负平生。

上书略数三千牍,掉鞅何烦七十城。

筑室曾同老农计,寄诗犹见故人情。

病躯懒厌金门步,长愧彤廷午漏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晁美叔

此身敢与世峥嵘,秃发衰颜太丑生。

长愧使君心匪石,每因佳句赠连城。

病来筋力惟求卧,老去文章不近名。

酒量消除百无一,未尝酣畅若为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章质夫

晚悟头陀尘不侵,何妨居士著朝簪。

故人自是相忘者,秀句依然莫逆心。

翠柏高松存茂悦,潜鳞羁羽任飞沈。

万缘起灭空花喻,可向空花拟重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酬韩三相公见寄

自昔羊公岘首游,谯涡开府祇千秋。

韦平继相闻诗礼,鲁卫提衡绝辈流。

功与荣名逾响捷,福随阳报似言酬。

孤生承乏曾何数,玉铉龙文顾瓦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