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向伯共过峡图二首(其一)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

正有佛光无处著,独将佳句了山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淮南道上,旗帜随风翻动,如同日光照耀,我游玩尽兴后归来,满载着白雪。
此时此刻,虽然佛光闪烁却无处安放,我只好独自将这美好的诗句用来描绘眼前的山川景色。

注释

旌旗:旗帜,古代用于指挥军队或表示身份的旗帜。
淮南道:古地名,指现在的安徽淮南一带。
佛光:佛教中指佛的光辉,也常比喻神圣的光芒。
佳句:优美的诗句,文学上的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在淮南道上,旗帜随风翻动,如同日光照耀,诗人兴尽而归,舟中载满皑皑白雪。然而,在这佛光普照的意境中,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着落点,只能独自欣赏这山水间的佳句,让诗句成为连接天地的桥梁,为山川增色。诗人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其二)

万壑分烟高复低,人家随处有柴扉。

此中只欠陈居士,千仞岗头一振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其一)

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辟初。

不肯一裈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伯时画温溪心等贡五马

漠漠河西尘几重,年来画马亦难逢。

题诗记著今朝事,同看联翩五匹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题画

分明楼阁是龙门,亦有溪流曲抱村。

万里家山无路入,十年心事有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