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暑已俶装,好风方来归。
未能疏团扇,且复制秋衣。
高蝉遽如许,长吟送落晖。
相戒趣女功,莎虫能表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一)》。诗中,诗人描述了初秋时节的景象,暑气渐渐消退,凉爽的秋风开始归来。他提到还未完全放弃使用团扇驱热,已经开始准备缝制新衣以迎接秋季的到来。高处的蝉鸣声突然变得低沉,似乎在吟唱着夕阳西下的挽歌。诗人提醒大家抓紧时间完成女红(女性的手工艺活),因为莎草昆虫的细微变化也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寓意着生活的琐碎与自然的微妙联系。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意渐浓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沈埋寒泉骨,成器世乃重。
贤于曲肱乐,辗转不倾动。
六月尘埃閒,头为涔涔痛。
一卧洗烦劳,华胥直通梦。
飞蚊远床帷,来傍青灯集。
微凉忽透隙,如带惊雷入。
念彼无幮者,中夜何叹及。
天下同安眠,西风向秋急。
吾家笛竹簟,旧物最所惜。
当年楚山秋,林下千金得。
寒光不染著,夐与尘泥隔。
落日照江波,依稀比颜色。
麈髦副白玉,挥弄柔毵毵。
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
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
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