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谷诗

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于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我此三载迷簿领,有时一到□馀情。

娱宾烹茗遽回首,孰知亭侧藏岩扃。

成纪同僚到官始,居然心匠多经营。

乃知物理会有数,繄天通塞因人成。

鸠工畚筑忽累日,旷然疏达开光明。

初疑二帝凿混沌,虚空之□罗日星。

又若巨灵擘华岳,溪谷之响轰雷霆。

大岩既辟小岩出,壶中之景真其□。

洞门春风刮人面,其中安若温如蒸。

累垂石乳似刻削,周环峭壁无攲倾。

旧梯既去小人险,新径之易君子平。

临流又广□方丈,叠石缔宇为轩楹。

于嗟土石□□□,无情一旦建时荣。

方今出震□大器,鼎新基搆清寰瀛。

我愿天下无冻馁,有如此穴安生灵。

不烦吹律而后暖,千古宜以此为名。

形式: 古风

翻译

县南山水秀丽清澈,天地间孕育精华。
唐代刺史曾来此地,探访山洞建寒亭以避暑。
至今已数百个春秋,石崖上的字迹仍纵横交错。
跟随栈道攀高入险,来者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我在任上三年,偶尔来访,情感难以言表。
款待宾客煮茶时,竟发现亭旁隐藏岩洞。
同僚们到任后,精心打造,匠心独运。
由此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定数,人事兴衰影响天地通塞。
工匠们连续劳作多日,开辟出宽敞明亮的空间。
初看像二帝开凿混沌,星辰日月在虚空中排列有序。
又仿佛巨灵劈开华山,山谷回荡雷鸣般的溪流声。
大岩开辟,小岩显现,洞内景象如壶中天地。
洞口春风拂面,洞内温暖如春。
石乳下垂如雕刻,峭壁环绕,稳固不倾。
旧梯已去,小径变宽,君子之路平坦。
临近流水,拓宽至丈余,叠石建屋,成为厅堂。
感叹这些土石,虽无情却因时而显赫。
当今时代,国家蓬勃发展,如同震起大器。
我愿天下人无饥寒,此洞能庇护生灵。
无需吹奏乐曲即温暖人心,此亭名副其实,千古流传。

注释

坯冶:陶冶、孕育。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寒亭:凉亭,避暑之地。
磨崖:在岩石上刻字。
栈道:沿悬崖峭壁修筑的道路。
簿领:官府文书,代指公务。
岩扃:岩洞的入口。
成纪:地名,指甘肃秦安县。
物理:事物的规律。
繄:语气词,表示强调。
鸠工:集合工匠。
鼎新:彻底革新。
冻馁:饥饿和寒冷。
吹律:吹奏律吕,比喻调节气温。
宜:适宜,应当。

鉴赏

这首宋诗《暖谷诗》是蒋祺所作,描绘了县南一处山水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人首先赞美山水的秀美与清幽,暗示其蕴含天地精华。接着,他提及唐代刺史曾在此地建造寒亭,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石刻文字依然醒目,栈道险峻令人惊叹。诗人感慨自己任职期间未能常来欣赏,但每次造访都留下深深的情感。

诗中描述了暖谷的奇特景观,如开辟的岩洞、犹如仙境的洞门以及春风拂面的温暖氛围。石乳垂挂,峭壁峻峭,新修的道路平坦适宜。诗人还提到增添了建筑,如扩大了流水边的空间,并以叠石构建屋宇,展现了匠心独运。

诗人进一步感叹自然之美与人工之力的结合,认为暖谷的建设并非偶然,而是人事决定的。暖谷的宏大如同开天辟地,又如巨灵擘山,景象壮观。诗人希望这个温暖的地方能庇护众生,表达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期盼。

最后,诗人呼吁以“暖谷”之名流传后世,寓意温暖和希望,寄托了他对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收录诗词(4)

蒋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雄州北门楼

壮士未酬志,乘秋感慨多。

幽燕新种落,唐汉旧关河。

塞月沉青冢,边声入暮河。

如何得万骑,玉垒夜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入寺门围玉带水。

形式: 押[纸]韵

满月山龙见

千载圣人闽海出,喜看龙马亦腾骧。

首悬鱼目星光灿,脊散虎文金线长。

道统再传天有意,素王重见世应康。

惜哉灵物山中失,漠漠烟林使我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碧云洞

汉室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旧山中。

暮云凝合元非锁,俗骨腥膻自不通。

束火杖藜深杳杳,袖椎敲石喜??。

若为化作双飞舄,得与郎官继此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