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林俊的《宿海天亭》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海天亭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与哲思。
首联“写易台边五粒松,古楠高竹重谁容”,以“易台”点出地点,暗示此处为文人雅士常游之地。五粒松与古楠高竹并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暗含着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转。然而,“重谁容”三字,却在赞美之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仿佛这些自然之物虽雄伟壮观,却无人能真正欣赏或理解其价值。
颔联“亭心仙液流名派,湖面青螺立几峰”,进一步展开画面。海天亭内,仿佛有仙液流淌,象征着清静与超脱;而湖面上,青螺般的山峰矗立,既展现了山水之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不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丽,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颈联“一笑却疑天上下,两翁真似梦中逢”,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如此美景,不禁发出会心一笑,但这一笑却又让他感到仿佛置身于天上,与世隔绝。同时,他似乎在梦中遇到了两位老友,这份情感上的共鸣,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一联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尾联“对床短烛商行止,世事那堪老去慵”,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感慨。在简陋的环境中,与朋友相对而坐,借短烛之光讨论人生道路,面对世事的纷扰,诗人感到难以承受,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无力感更加明显。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