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参军

家世?部曲,少小长幽并。惯闻豪侠节,耻预市井名。

边秋北马肥,戎帐入龙城。

候骑速如飞,一军振且惊。

揽弓引鸣铗,行行遂徂征。

日落长风起,愁阴千里生。

天时正怼怒,意气亦自盈。

左驱鲜卑垒,右逐单于营。

还师报天子,受爵过秦京。

开宴列邸舍,交欢竞公卿。

一旦收奇绩,千载扬英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鲍参军的英雄人物,其背景设定在边疆战事频繁的时代。鲍参军出身于豪侠世家,自幼便展现出不凡的气魄与胆识,不屑于世俗的名利,而是以保卫国家为己任。

诗中描述了鲍参军在边疆秋高马肥之时,率领军队深入敌境,直捣龙城,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面对敌人的快速骑兵,他不仅指挥若定,还能迅速集结军队,使整个军队振奋起来,表现出非凡的领导力。

鲍参军亲自上阵,手持强弓,身佩鸣剑,坚定地踏上征途。随着日落西山,长风起,愁云密布,千里之间弥漫着忧郁的气息。然而,这并未减弱他的斗志,反而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在天时不利的情况下,他依然意气风发,带领军队攻破敌阵,追击敌酋。

最终,鲍参军成功返回,向天子报捷,不仅获得了封赏,还得以在京城接受隆重的宴会,与公卿们共享胜利的喜悦。他的功绩被载入史册,千载流传,成为后人传颂的英雄事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渲染,展现了鲍参军作为一位英雄的风采,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游仙(其一)

灵洲无氛翳,石屿屯翠霞。

遥望青冥中,郁郁真人家。

真人出遨游,云车一何多。

列坐玉台上,俛视瑶池波。

素女弦清商,窈窕杂纤罗。

神飙扇珠林,哀响自相和。

欢来辍羽觞,同赋升天歌。

形式: 古风

游仙(其二)

重华邈不作,大道日以隐。

凤鸟每高翔,麒麟摆羁引。

志士悲时运,光迹若电泯。

临渊漱珠水,栖山拾云菌。

纵身天路上,谢彼世涂窘。

乘化游无穷,万劫不复尽。

形式: 古风

游仙(其三)

远游访玄洲,西造昆崙城。

长风万里至,吹我飘飖行。

昆崙何峣峣,曲阿荫沧溟。

碧树夹兰台,云房郁葱青。

徙倚东厢隈,北上历羽庭。

启匮发灵图,上有列仙名。

久淹变化涂,今日乃长生。

形式: 古风

游仙(其四)

精卫填东海,㷀㷀累形躯。

哲人匡宇宙,天命不可须。

闻有山林士,弃世以自娱。

愿言从之游,斋㓗练羽书。

丹池可止渴,晨餐咀云珠。

度纪谅非难,去去勿踌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