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

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

贱子与山曾半面,小窗如梦慰平生。

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病眼朝来欲开懒,借君岩岫障新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你的居所如同那三座苍翠的山峰,气势磅礴,仿佛包容天地的壮丽景象。
我这微不足道的人曾有幸见过山的一半,从小窗户中窥见的景色如同梦境,抚慰了我一生。
炉火升腾的烟雾巧妙地化作公超般的云雾缭绕,书籍还留有秦代皇城的气息。
我病弱的眼睛早晨想睁开却懒洋洋的,借你的山峦美景来遮挡初晴时的阳光。

注释

君家:你的居所。
苍石:青翠的石头。
磅礴:气势宏大。
乾坤:天地。
气象横:景象壮丽。
贱子:谦称自己为微不足道的人。
半面:一半。
小窗如梦:从小窗户看到的景色像梦一样。
慰平生:抚慰一生。
炉烟:炉火升起的烟雾。
巧作:巧妙地化作。
公超雾:比喻公超般的云雾。
秦皇城:秦代皇城。
病眼:病弱的眼睛。
欲开懒:想睁开却懒洋洋。
岩岫:山峦。
障新晴:遮挡新晴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题为《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诗人通过对友人赵虚中所藏的小华山石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首句“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诗人赞美石头形似三座峻峭的山峰,气势磅礴,仿佛与天地宇宙的宏大气象相融。接着,“贱子与山曾半面,小窗如梦慰平生”表达了诗人自己与山石有过亲近的经历,这小小的石头如同梦境般陪伴他度过了许多岁月,给他带来安慰。

“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一句,诗人想象炉火升腾的烟雾与山石相映成趣,宛如仙雾缭绕,而书卷也似乎为了避开秦始皇的威严,选择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静置。最后,“病眼朝来欲开懒,借君岩岫障新晴”则以自身的疲倦之态,寓言般地请求小华山石在新的一天里为他遮挡阳光,带来片刻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一块普通的石头赋予了生动的故事和深厚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送大光赴石城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形式: 古风

送王因叔赴试

枫落南纪明,秋高洞庭白。

自是天涯人,更送湖上客。

人生险易乘除里,富贵功名从此始。

不须惜别作酸然,满路新诗付吾子。

形式: 古风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

宁食三斗尘,有手不揖无诗人。

宁饮三斗醋,有耳不听无味句。

墙东草深兰发薰,君先梦我我梦君。

小窗诵诗灯花喜,窗外北风怒未已。

书生得句胜得官,风其少止尽人欢。

五更月晕一千丈,明日君当泛淮浪。

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买酒鏖北风。

形式: 古风

送张仲宗押戟归闽中

翩然鸿鹄本不群,亦复为口长纷纷。

去年弄影河北月,今年迎面江南云。

还家不比陶令冷,持节正效相如勤。

青天白日映徒御,玄发绛旆明江濆。

舟前落花慰野老,浦口杜若愁湘君。

遥知诗成寄驿使,万里春色当见分。

赠人以言予岂敢,不忍负子聊云云。

旧山虽好慎勿过,恐有德璋能勒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