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序臣合肥驿中诗

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

鲁会一时归寂寞,吴吟千载发清雄。

湖山照碧朦胧日,鞍马欺寒料峭风。

春入花梢人易感,莫教房闼叹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橐皋在哪里,它在合肥的东边,有一位诗翁正拄着杖,踏着步履游走。
在鲁国的聚会中,他显得孤独寂寞,吴地的诗歌却千年流传,充满豪情壮志。
湖光山色映照着朦胧的日光,骑马出行时,寒风刺骨,天气寒冷。
春天来临,花枝招展,人们容易感怀,但不要让屋内的叹息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注释

橐皋:地名,古代地名。
合肥:地名,今安徽省合肥市。
诗翁:年长的诗人。
杖履: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鲁会:鲁地的集会,可能指历史上的文化活动。
寂寞:孤独,寂静。
清雄:清新雄浑,形容诗歌风格。
湖山照碧:湖光山色映照。
朦胧日:模糊不清的日光。
料峭风:形容微寒、刺骨的风。
花梢:花枝的末端。
人易感:人们容易产生感触。
房闼:房屋的门内,代指室内。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漂泊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合肥驿站与友人相聚的景象和心情。"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两句设定了诗的情境,橐皋(古代驿站)位于合肥之东,诗人知道在那里有一位以手杖行走的诗人,即作者本人或其友人。接下来的"鲁会一时归寂寞,吴吟千载发清雄"表达了对历史上文学盛会的回忆和向往,以及自己的诗歌能够流传后世、发出清远雄浑的声音。

"湖山照碧朦胧日,鞍马欺寒料峭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行旅生活的画面。湖光山色在朦胧的阳光下显得更加迷人,诗人骑着马匹,在寒冷中感受着尖锐的风。

最后,"春入花梢人易感,莫教房闼叹飞蓬"表达了春天到来时,人们容易被美景所打动,提醒不要让自己被世俗羁绊,应像飞蓬般自由自在。整首诗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友情和文学传统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张咏老知县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

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

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脩竹饱经霜。

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张彦智中秋对月

万里青天霁色开,嫦娥驾玉上云来。

楼中胜饮八仙聚,物外清谈三语该。

空翠水光争滉漾,漏声钟韵共徘徊。

秋盘应爱金樱好,红抺佳人醉里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张彦智对雪

雪山何处觅瞿昙,压尽江南瘴与岚。

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

濯巾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

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和李难老

半生场屋弄朱衣,犹喜春来破白归。

同辈交游惟我拙,一时人物似君稀。

风神要在山庭峻,辞吐初疑锯屑飞。

州县未应淹骥足,钓名谁羡子陵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