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损司门前日过访别且云计程二月到郡正看暗恶海棠颇见太守风味因为诗以送行

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猛。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

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

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蜀州的海棠花比两川还要出色,刺史想要欣赏,心情已经非常急切。
春天的露水洗净了千万株花朵,仿佛胭脂点缀在洁白的枝条上,聚集成束。
早晨观赏都嫌不够,傍晚还举着蜡烛欣赏,哪有时间去寻找桃花和杏花。
当我们即将穿越青泥岭、剑门栈道时,骑马前行尽管会觉得寒气逼人,也不要推辞。

注释

蜀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四川地区。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灌木或小乔木,花色艳丽。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刺史。
青泥剑栈:古代四川通往陕西的交通要道,沿途山路险峻。
跨马:骑马。
霜气:寒冷的天气。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描绘了蜀州海棠的独特魅力,与两川相比更胜一筹。诗中"蜀州海棠胜两川"直接赞美了海棠的繁盛和艳丽。"使君欲赏意已猛"表达了地方官员对赏花的急切期待,显示出对美景的热爱。

"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海棠花朵在春露滋润下如出水芙蓉,花瓣娇嫩,仿佛是点点红颜点缀于洁白的茎梗上,画面鲜活而富有诗意。

"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海棠的痴迷,连夜晚都不愿错过观赏的机会,相比之下,对其他花卉的兴趣似乎都淡了。

最后两句"青泥剑栈将度时,跨马莫辞霜气冷"则转而描绘了送行的场景,提醒友人即将踏上艰险的山路,尽管天气寒冷,仍要勇往直前,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对蜀州海棠的深情告别。

整首诗通过海棠的形象,展现了蜀州的春色和太守的雅致情怀,同时也寓含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道傍虎迹行

朝履猛虎迹,暮宿猛虎林。

猛虎终夜啸,阴风生远岑。

我怀何所畏,所畏在官箴。

伤哉此遗体,冒险轻百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释闷

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

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

我辈于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释滞

帝在苍梧妃泣竹,苏武餐毛海西曲。

穷山远道车折轴,深井渴汲绠不续。

我辈于此酒正绿,贵无奈何欢且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韩子华内翰见过

但见公轩过,未见我马去。

我懒宜我嫌,公曾不我恶。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

遥听高车声,驺导门前驻。

仆夫惊入扉,遽曰能来顾。

度量何其宏,始终不改遇。

索以新诗章,遍览日欲暮。

诚惭兜离音,唐突韶与濩。

明朝当负荆,人莫讥贵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