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六)六月歌

大鸟怒而飞,海水方飘扬,浩涆将焉归。

折杨柳,天作飓母风,四面来吹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通过“大鸟怒而飞”这一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机。诗人以“海水方飘扬,浩涆将焉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海浪翻腾、气势磅礴的场景,同时也引出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无论海浪如何翻涌,终将归于平静,暗含着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折杨柳,天作飓母风,四面来吹子。”几句,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杨柳在飓风中摇曳,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脆弱并存。这里的“飓母风”不仅指自然界中的风暴,也隐喻了生活中的挑战与逆境。四面八方的风吹拂,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上各种力量交织影响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七)七月歌

杨州牛女纪,孟月渡河秋,人间复何似。

折杨柳,蟢子识窗前,誇道天孙巧。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八)八月歌

云气方四除,明月有正色,依依照吾庐。

折杨柳,斫尽碍门枝,不患秋光少。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九)九月歌

零露已为霜,秾华不堪玩,晚菊馀芬芳。

折杨柳,疏密葺藩篱,不负重阳酒。

形式: 乐府曲辞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十)十月歌

天净北风高,鹰隼盘空中,意气真雄豪。

折杨柳,镞取董泽蒲,一试穿杨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