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叔行挽辞(其二)

万山蟠兮新此一丘,吁嗟乎,吉士兮灵辰不留。

佳城郁郁兮马局不进,前冈隐隐兮牛眠是求。

竁蜿蜒兮有隧,枕皋隰兮沃流。

东望兮庐舍,西望兮松楸。

白云兮生死同壑,黄垆兮杖屦昔游。

孤哀哀兮罔极,悼愁愁兮千秋。

怅素绋兮莫执,相尔些兮商谣。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座山峦环绕着这新的小丘,哎呀,贤良的人啊,美好的时光不再停留。
陵墓葱郁,马儿徘徊不前,前方山岗隐约,牛儿在寻找安息之地。
墓穴蜿蜒通向隧道,靠着湿地,水流丰沛。
向东望去,是屋舍,向西看去,是松树和楸树。
白云飘荡,如同生死共享同一山谷,昔日饮酒作乐的地方已成黄土。
孤独悲伤无尽,哀悼之情绵延千年。
遗憾不能挽留白丝般的丧带,只能与你共唱商朝的挽歌。

注释

蟠:环绕。
吉士:贤良的人。
灵辰:美好的时光。
佳城:陵墓。
马局:马儿徘徊。
皋隰:湿地。
庐舍:屋舍。
松楸:松树和楸树。
黄垆:黄土,指墓地。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人。
素绋:白色的丧带。
商谣:商朝的挽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蒋叔行挽辞(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词,用以哀悼逝者,表达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不舍。

"万山蟠兮新此一丘,吁嗟乎,吉士兮灵辰不留。"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即在繁复的山峦之间,有一座新的坟墓,诗人感叹吉士(指蒋叔行)虽然逝去,但其英灵并未真正离世。

接下来的“佳城郁郁兮马局不进,前冈隐隐兮牛眠是求。”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的思念之深。佳城指的是蒋叔行生前的居所,现在变得冷清而车马也无人问津;前冈(即墓地)却静谧而牛群在此安眠,彷佛是在寻觅蒋叔行的灵魂。

"竁蜿蜒兮有隧,枕皋隰兮沃流。东望兮庐舍,西望兮松楸。"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亡友的哀思。竁蜿蜒可能指的是溪水曲折,有隧(暗示墓穴);枕皋隰则形容山势连绵而下,沃流(即溪流)的意象增强了景物之美与诗人情感之深。

"白云兮生死同壑,黄垆兮杖屦昔游。孤哀哀兮罔极,悼愁愁兮千秋。"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蒋叔行的深切哀思与追念。白云生死同壑,意味着生者与逝者的界限模糊;黄垆(即土墩)杖屦昔游,则是对过往共同经历的回忆;孤哀哀、悼愁愁更是深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最后,“怅素绋兮莫执,相尔些兮商谣。”则通过比喻和象征,传达了诗人对于亡友蒋叔行难以割舍的情感。怅素绋(即思绪纷乱)形容心情的复杂与迷茫;莫执则是指无法坚持或抓住什么(可能指时间、记忆等);相尔些兮商谣,通过古代歌谣中常见的情侣别离来比喻诗人与亡友的永别。

总体来说,这首挽辞充满了哀思与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悼念。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赋双松堂

和平堂前列四皓,双松为主双桧宾。

深山大泽不肯住,鞭霆驾雨来重闉。

苍髯梳风音瑟瑟,霜皮凝雪冰粼粼。

静有精神观世变,悄无颜色阿緌绅。

朱幡皂盖几来去,丹楹藻棁方更新。

魏武子孙敦宿好,十八公子忻相亲。

世间灵物妙难测,一气长存天地仁。

巍巍堂下万休戚,左右冷眼时笑颦。

或然一念私欲胜,垂垂二老能相嗔。

起居出入知所敬,愿言共保千千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其一)

东风捲地兮摧千红,松柏青葱兮启幽宫。

龙㡛广柳兮辞帘栊,埋香掩玉兮甘长终。

芳草萋萋兮春又空,东君寂寞兮谁与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其三)

忆昔登堂兮拜淑仪,小子丱角兮勤将携。

夫君念我兮力不遗,岁月滔迈兮鬓成丝。

西望紫翣兮清魂飞,椷哀千里兮空涟洏。

形式: 古风

滕勿斋内杨氏挽词(其二)

吴门山少兮烟水宽,一锸千金兮尚云悭。

夫人勤俭兮同艰难,子荆苟美兮营玄关。

平生首丘兮志应寒,双溪渺渺兮何时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