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代寄毛子霞》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久辞黄绶逐征篷,欲讯离居意万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各自奔波于远方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复杂的情感。其中,“黄绶”象征官职,“征篷”则比喻远行之人,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因公务或生活所迫而分离的现实。
颔联“倚马近飞何处檄,烹鱼频是隔年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忙碌中可能需要迅速起草公文(“倚马近飞何处檄”),同时又感慨于通信的不便,即使是烹煮的食物,也常常是去年的馈赠(“烹鱼频是隔年封”),暗含了时光流逝、友情难续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江湘屈指三千里,衰老低头四百峰”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两地的距离以“三千里”来形容,同时以“四百峰”暗示山川阻隔,形象地展示了空间上的遥远与时间上的漫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思念之苦。
尾联“一读新诗一惆怅,鹤楼尊酒限相从”则是直接抒发了读到友人来信时的感伤之情。诗人想象着在友人所在之地的“鹤楼”饮酒畅谈的场景,却只能通过书信表达这份渴望相聚的心愿,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无限向往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相聚时刻的热切期盼,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