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园弃景钟歌

炎精不灵火不德,赤熛怒帝丧英魄。

羿弓射日日无光,黄金大镛破釜色。

天崩七庙移神虚,鬼哭长陵一抔土。

十二盘倾夜月寒,汉铜仙人泪如雨。

六龙屈曲眠秋草,草根蟪蛄语昏晓。

紫苔满地愁古春,东风吹得乾坤老。

蜗涎鸟篆银泥剥,乌啄蒲牢戏左角。

更残漏断声莫闻,凡鸡司晨尊铁铎。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的精气不再活跃,火焰失去了德行,赤红色的怒火使天帝失去了光明。
后羿的箭矢射向太阳,使得世界陷入黑暗,连金色的大钟也失去了原有的光泽。
天地震动,神庙迁移,连鬼魂也为长陵的荒芜哭泣。
夜晚的月亮在十二盘山倾泻下寒冷的光辉,汉代铜仙人的泪水如雨般落下。
六条龙蜷缩在秋草中,草丛中的蝉鸣声从黄昏到黎明不断。
满地的紫色苔藓诉说着古时的哀愁,东风吹过,仿佛让整个世界变得苍老。
蜗牛爬过的痕迹和鸟篆文字剥落的银泥,乌鸦在蒲牢兽像的左角嬉戏。
夜深人静,听不见滴漏的声音,只有公鸡报晓,敲响了铁铎。

注释

炎精:太阳的精气。
灵火:活跃的火焰。
赤熛:赤红色的怒火。
丧英魄:失去光明。
黄金大镛:金色的大钟。
移神虚:神庙迁移。
鬼哭:鬼魂的哭泣。
长陵:古代陵墓。
汉铜仙人:汉代铜铸的仙人像。
六龙:神话中的龙。
屈曲:蜷缩。
蟪蛄:蝉的一种。
昏晓:黄昏到黎明。
紫苔:紫色苔藓。
古春:古时的春天。
乾坤:天地。
老:苍老。
蜗涎:蜗牛爬过的痕迹。
鸟篆:鸟形的文字。
蒲牢:古代的兽像。
左角:兽像的左角。
更残漏断:夜深人静。
铁铎:铁制的报晓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末世之感,充满了悲凉和绝望的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和对现实颓废的哀叹。

“炎精不灵火不德,赤熛怒帝丧英魄。”这里用火来比喻国家或社会的衰败,火失去了它的神圣与正义,反而带来了毁灭和灾难。火在古代往往象征着权力和秩序,这里火的熄灭意味着秩序的崩溃。

“羿弓射日日无光,黄金大镛破釜色。”羿是远古的一个英雄,他射日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形容一个强大力量对天道的挑战,但却导致了太阳失去了光芒。黄金大镛破釜色的意象则表达了一种贵重之物也无法阻挡衰败的现实。

“天崩七庙移神虚,鬼哭长陵一抔土。”这里用天崩地裂来形容一种巨大的变动,而七庙的神灵无处安放,则是对传统信仰和道德秩序破灭的一种隐喻。鬼哭长陵则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悲凉与孤独。

“十二盘倾夜月寒,汉铜仙人泪如雨。”十二盘可能指的是天体运行失序,而汉铜仙人的泪如雨,则是对过去辉煌文化遗产的怀念和哀悼。

“六龙屈曲眠秋草,草根蟪蛄语昏晓。”六龙屈曲,可能象征着权力或希望的消失,而草根蟪蛄的交谈,则是一种对生存状态的无奈与苟且。

“紫苔满地愁古春,东风吹得乾坤老。”紫苔满地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东风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乾坤老则是一种宇宙秩序的消亡。

“蜗涎鸟篆银泥剥,乌啄蒲牢戏左角。”这里用了两个生动的意象来形容一种腐朽与衰败的景象,蜗涎和鸟篆都是古代贵重之物,但现在却沦落为普通的东西。

“更残漏断声莫闻,凡鸡司晨尊铁铎。”更漏即是古代计时用的水漏,这里它的声音已经不再响起,而凡鸡司晨则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小事物的无力感嘆。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强烈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颓废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悲凉。诗人以激昂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画卷。

收录诗词(266)

宋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 字:子虚
  • 籍贯:元平江路

相关古诗词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

天造西来险,山回北固形。

断崖缠赤日,孤柱擘苍溟。

此地何能限,长江或有灵。

然犀夜照浪,饮马晓吞星。

铁锁沈寥廓,楼船没杳冥。

乾坤一衣带,吴楚两邮亭。

击楫人人倦,吹笳处处听。

海门沙自白,瓜步草犹青。

梦堕浮家乐,魂遭捩柁醒。

计程秋猎地,问舍暮渔汀。

倏忽波涛变,匆忙网罟停。

疾飙移蚌室,暗雨卷龙庭。

赑屃鼋鼍壮,谽谺树石腥。

危樯连偪仄,高岸失竛竮。

世事无深测,生涯独未宁。

愁烦复消释,题咏纪曾经。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田间见

破屋无茅柱脚斜,一农头白病看家。

年来水涝秧难莳,却傍湖塍种藕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华盖峰逸人

十步九岩壑,结茅无四邻。

山中春雨过,水上落花新。

采药逢毛女,焚香对羽人。

时携一瓢酒,醉著去朝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如镜伐竹架过墙葡萄断竹插地复生枝叶无住序曰瑞竹余以诗赠之

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

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

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

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