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
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
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
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风光图。开篇“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展示了园主对植物的细心培育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这里,“寒藤”和“碧玉”都形象地表达了园中植物在季节变化中的生长情状。
紧接着,“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则展现了园林中古木参天,枝叶繁茂的景象。这里的“凤梢”和“龙箨”都是古人对树木形态的美好描绘,而“虚籁”和“远孙”则暗示着这些老树已历经多年,生长出许多新枝,延续了生命力的壮观。
中间两句“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园中赏月饮茶的闲适生活。“林月”和“茶烟”都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常见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则透露出园中水景的清新与生机。这里“汤休丽藻”指的是池塘中的荷花,而“贝叶”则可能是对莲叶或其他水生植物的称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园林中水边风光的喜爱和细致观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
不详
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百折历云峤,千花通水源。
寒藤垂到地,怪石立当门。
白壤炼丹赤,清池磨剑浑。
曾来诵经处,片雨滴苔痕。
玉垒开方面,金汤控上游。
连营骠骑宅,重柝雁行楼。
彊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
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忧。
六年襄郡守,三策荩臣谋。
大将深围陷,长江万里休。
两淮先按堵,孤注独横筹。
破竹才乘势,闻风已置邮。
乾坤机轴转,海岳版图收。
春变山堂柳,波通汴水鸥。
平坡南下马,远渡北来舟。
无复琼花梦,犹馀芍药愁。
尘埃何竖子,还拥黑貂裘。
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沈沈信不通。
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
秋千庭院人初下,春半园林酒正中。
背倚栏杆思往事,画楼魂梦可曾同。
朝来暮还去,寒潮不曾住。
江水亦有情,佳期几番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