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饶与龄在大觉庵的游历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壮龄此地忆燃藜”,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此地的岁月,点燃藜草以照明读书的情景,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着“矢砺丹心向日葵”,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和对理想的追求,如同向着太阳的向日葵一般执着。
“短疏暂辞双凤阙,衰衣重着白云隈”两句,诗人以“短疏”自谦,暂时离开繁华的官场生活,换上朴素的衣物,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这里“双凤阙”象征高官显位,“白云隈”则代表远离尘嚣的山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招提万象原空寂,支遁何年探翠微”中,“招提”指寺庙,此处泛指大觉庵,诗人感叹寺庙中的万物看似空寂,但内心却充满探索的欲望,仿佛在追寻某种超脱的智慧。“支遁何年探翠微”借用典故,暗示自己如同东晋名士支遁一样,渴望深入自然的深处,探寻生命的真谛。
最后,“牢落半生多碌碌,流行坎止且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半生经历的反思,虽然有过忙碌与挫折,但如今选择放下世俗的计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