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村东古冢

高低古时冢,上有牛羊道。

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

回头向村望,但见荒田草。

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自来此村住,不觉风光好。

花少莺亦稀,年年春暗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古代高矮不一的坟墓散落在田野上,常有牛羊在其间走过。
独自站在最高的坟头,心中思绪万千。
回头看向村庄,只见一片荒芜的田野和丛生的杂草。
村民们不喜爱花朵,只种植栗子和枣树。
自从我住进这个村子,未曾察觉这里的风景如此之美。
因为花儿稀少,黄莺也少见,每年的春天就这样悄然逝去。

注释

高低:指古代坟墓的高低错落。
古时冢:古代的坟墓。
牛羊道:牛羊行走的小路。
独立:独自站立。
最高头:指最高的地方。
悠哉:悠闲的样子,形容心情。
怀抱:胸中的情感或想法。
村人:乡村的居民。
爱花:喜欢种植或欣赏花朵。
栗与枣:两种常见的果树。
自来:自从。
风光好:风景优美。
花少:花朵稀少。
莺亦稀:黄莺也很少。
年年:每年。
春暗老:春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形容时间流逝。

鉴赏

诗人站在古老的坟墓上方能看到牛羊行走的路径,独立于最高处,心中充满了悠闲自得的情怀。回望村落,只见到处都是荒废的田野和杂草。村民们并不喜爱种植花卉,而是多种植栗子树和枣树。自从来到这个村庄居住后,渐渐地不再注意到周围环境的美好之处。花开的次数也不多,就连那常见的莺鸟也变得稀少,每年春天悄然老去。

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和对自然生态的观察,村民们更注重实用主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同时,诗人通过对花草的描述,以及莺鸟稀少的情景,表达了岁月流逝和时间带来的改变感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登城东古台

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

不知何代物,疑是巴王台。

巴歌久无声,巴宫没黄埃。

靡靡春草合,牛羊缘四隈。

我来一登眺,目极心悠哉。

始见江山势,峰叠水环回。

凭高视听旷,向远胸襟开。

唯有故园念,时时东北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登香炉峰顶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

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俛仰。

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恍恍。

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登商山最高顶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

七年三往复,何得笑他人。

形式: 古风

短歌行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