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淀中流作

东征三月㴑长川,汀渚芳非接远天。

冉冉鸟飞霞外尽,依依帆影镜中悬。

桃花隔岸渔舟映,芦笋穿沙水市连。

东望沧溟疑紫雾,西归碣石锁苍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角淀中流动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宁静。首句“东征三月㴑长川”,开篇即以“东征”二字,赋予了时间的跨度和行动的气势,接着“三月”点明了时间长度,“㴑长川”则描绘出水流绵延不绝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辽阔的意境。

“汀渚芳非接远天”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边,通过“芳非”二字,暗示了岸边草木繁盛,花香四溢的景象,与“接远天”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空间上的深远感。接下来的“冉冉鸟飞霞外尽,依依帆影镜中悬”两句,分别从空中和水中描绘了动态与静态的美。鸟儿在霞光中缓缓飞翔,仿佛与天边相连,而远处的帆影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如同一幅精致的画卷,静谧而美好。

“桃花隔岸渔舟映,芦笋穿沙水市连”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桃花与渔舟相映成趣,芦笋穿沙则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水市的连接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东望沧溟疑紫雾,西归碣石锁苍烟”两句,将视角拉远,东望大海,仿佛紫色的雾气缭绕,西归碣石,则被苍茫的烟云所环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遐想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角淀中流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23)

周复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十一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四川、云南左右布政使,官至南京太仆寺卿。弱冠与王同祖、顾梦圭并称“昆山三俊”。居官贞介,里居闭门谢客。有《东吴名贤记》、《泾林集》、《全蜀艺文志》、《玉峰诗纂》

  • 字:子吁
  • 号:木泾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96—1574

相关古诗词

途次感赋

春尽南中草木赊,搴帏随处见奇葩。

洞丁出箐常牵犬,溪女穿萍共采蛙。

橡叶覆田将布谷,松毛拂地欲栽茶。

致身霄汉惭无术,独对青山感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荅皇甫伯仲

双凤栖迟并帝京,宫梧翻盖午阴倾。

采蘋秋浦鸿初远,伐木青山鸟自鸣。

明月溪楼谁共倚,暮云江阁不胜情。

青霄欲问衡门乐,钓槛时看杜若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北固山晚眺

飞舄林端迎虎竹,山钟初报晚停云。

霞迎远浦迷帆影,潮落长堤聚浪纹。

月出中天双岛见,鸟归何处一江分。

凭阑共说南泠守,脉脉今宵更忆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冬江

秋尽寒潭敛水痕,断云残雪送朝昏。

深冬野马巢溪树,近渚人家掩石门。

何处洞箫吹夜雨,一竿渔火彻朝暾。

蜀江气暖春光早,已有林花映小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