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二首(其二)

天孙列岳翠为屏,共说天门走百灵。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

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望与赞美。首句“天孙列岳翠为屏”,以“天孙”比喻泰山,翠绿的山峦如同屏障,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雄伟与壮丽。接着,“共说天门走百灵”,描述了人们传说中泰山天门的神奇景象,百灵鸟在其中穿梭,增添了神秘色彩。

“沧海一杯高顶白,齐州九点暮烟青”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海比作一杯水,泰山之巅仿佛浮于其上,而远处的齐州则如九颗点点星辰,暮色中烟雾缭绕,展现出泰山与周围环境的对比之美。

“芝童不信来尘壒,羽盖虚疑出杳冥”中,“芝童”象征仙人,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仙境般的想象;“羽盖”指仙人的车盖,暗示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虚疑出杳冥”则描绘了仙人仿佛从遥远的虚无中走出,充满了神秘和向往。

最后,“安得身轻似黄鹄,洗头池畔摘寒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黄鹄一样轻盈飞翔,到达那洗头池畔,亲手摘取寒夜中的星星,既是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泰山仙境的极致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

陈学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纪事二首(其一)

巨浸东南力未苏,万家饥鹄不胜呼。

中丞欲请敖仓粟,司谏先陈郑侠图。

漫议补苴停转运,最怜剜肉赐全租。

春来县吏敲门早,试问三农一饱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纪事二首(其二)

衮龙新幸柏梁台,供奉传呼走马来。

共荐长卿能作赋,可知汉武最怜才。

银鱼学士绯袍夺,紫袖昭容绣牍裁。

多少兔园词客老,空依北斗望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鹦鹉洲吊古

侧身天地竟何之,记室才高数独奇。

愤到《渔阳》聊骂坐,狂来北海任呼儿。

一抔已没蛟龙窟,千古谁怜《鹦鹉词》?

欲采江蓠迷处所,暮烟洲渚水瀰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吴事衍

先生延陵老子孙,娄江科第推高门。

名流冠盖世虽换,豪士风流今尚存。

忆昔从兄宦锦水,芒鞋茧足荆棘里。

百口长悲殉乱离,一身何幸还乡里。

草堂丝管秋风寒,谱出新声《行路难》。

共传顾曲周公瑾,谁识哀时庾子山?

三十年来头已白,萧然放散江湖客。

博场酒社共追欢,画笔棋枰兼负癖。

西南近日羽书传,重见公孙跃马年。

人间多少沧桑事,付与先生一醉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