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秋夜寄外

梦远疑无准,愁多恐废眠。菊花时节薄凉天。

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

转瞬秋将老,含情夜似年。诗心一缕袅炉烟。

记否凭肩,记否碧窗前。

记否灯青人睡后,昔昔教调弦。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离人秋夜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梦远疑无准”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梦境模糊不清,仿佛难以把握现实与梦境的界限,流露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距离的无奈。接着,“愁多恐废眠”进一步渲染了愁绪之深,担心因愁苦而影响睡眠。

“菊花时节薄凉天”点明了时令,秋季的菊花盛开,但天气微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接下来两句“只恨花从愁里发,月向别来圆”,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菊花在愁中开放,月亮在分别后圆满,暗示了诗人对往昔团圆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转瞬秋将老”感叹时光飞逝,秋天即将过去,而“含情夜似年”则形容夜晚漫长,如同过了一整年,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无尽思念。最后四句“诗心一缕袅炉烟”以写诗寄托情感,回忆起过去的温馨时刻:倚靠对方肩膀,共处碧窗前,以及在灯火阑珊后,彼此轻声教曲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愁思,通过对季节、景物和回忆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90)

郑元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

西风吹雁归何处。云影遥天暮。一年重见菊花新。

不道看花犹有未归人。雨余庭院黄昏后。

凉意罗衫透。绕廊蛩语晚来幽。

似慰离人愁寂伴吟秋。

形式:

醉太平.夜坐

风声雨声。三更四更。帘前铁马铮铮。搅人眠不成。

枕边梦惊。灯前思清。芙蓉还恐飘零。隔秋池细听。

形式:

玉连环.九月念三晚雨

向晚一霎,萧萧雨。净洗台阶,阶畔虫无语。掩红屏。

暮寒生。爱向黄花帘底苦沉吟。

形式:

菩萨蛮.九月廿八日四更枕上念巧先作

新秋坠叶西风起。怀人惯坐寒更里。各自叹天涯。

奈何不一家。莫弹知己泪。多病宜调卫。

共此抱冬心。花枝照拂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