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会试过钓台同年陈于乔冯少登彭子豫夜月联舟步韵》由明代诗人谭大初所作。诗中以“功名奕叶羡云台”开篇,将功名比作云台上的繁星,表达了对功名的向往与羡慕。接着“且向桐江一钓来”,诗人似乎在说,即便功名难求,也应像垂钓者一样,享受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在。
“雷雨已成天子业,丝纶何必故人才”,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雷雨喻为成就天子事业的过程,而丝纶则指选拔人才的工具。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认为真正的才能不应仅限于被旧有的选拔标准所定义。
“弓旌物色春长富,蓑笠衡门午未开”,这里通过“弓旌”和“蓑笠”两种形象,分别象征着权力与隐逸的生活状态。春天的丰富物色与午后的衡门未开,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权力与享受隐逸生活的不同态度。
最后,“枉教客星占太史,云山端不负初怀”,诗人借用“客星”与“太史”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云山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历史的记载可能并不完全公正,但内心最初的愿望与追求,终将在云山之间得到实现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生活、人才选拔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