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即事

净几明窗拙逸轩,閒来真觉日如年。

小山丛竹皆成趣,霁月光风不用钱。

谩把琴书消永昼,敢将花柳学前贤。

饥餐渴饮无拘碍,谁信尘寰有洞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居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净几明窗拙逸轩”,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居住环境的清雅与主人的闲适之感。次句“閒来真觉日如年”,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时间流逝的缓慢,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悠然自得。

接着,“小山丛竹皆成趣,霁月光风不用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好与诗人的精神愉悦。小山、丛竹、霁月、光风,这些自然景物不仅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不需金钱就能享受的美景,更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谩把琴书消永昼,敢将花柳学前贤”两句,表达了诗人以琴书为伴,度过漫长白昼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效仿前人以花柳为乐,而是选择了更为高雅的精神寄托,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境界。

最后,“饥餐渴饮无拘碍,谁信尘寰有洞天”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自由与超脱。无论是饥饿还是口渴,都能随心所欲地满足,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自由,更是心灵上的解放。诗人以此表明,即使在尘世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洞天”,即理想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幽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

谭大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马钟阳见怀

山名丹凤未应虚,为有高人始结庐。

种菊经年堪自老,味兰如昔肯忘予。

缄来开视惊时久,梦里相逢叹日疏。

无耐凤雏亦飞去,从今谁寄造门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李牛山

紫垣昔日愧金鱼,青琐当年负谏书。

雅淡祇宜三径菊,疏狂不羡故乡鲈。

匡时有志师君实,投老无心赋子虚。

借问牛山栖凤竹,万竿烟雨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游叶乐山山庄(其一)

谁卜幽居水竹间,衡门无事昼常关。

寻芳不逐春风舞,采药长随夜月还。

精舍阴阴修竹里,佳城郁郁小溪湾。

多君领得林泉趣,名利无心梦亦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叶乐山山庄(其二)

懒从紫陌逐尘红,却爱山庄一水通。

药圃三春肥谷雨,杏林六月饱松风。

竹阴深处诗怀逸,酒兴浓时俗虑空。

自古鹿门真大隐,年来谁解觅遗踪。

形式: 七言律诗